網路上偶爾看到幾張照片,很是耐人尋味…… (圖)

發表:2008-07-10 08:3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從片中看出,那坦然享受「待遇」的是名普通警員,而打傘之人不過是名交通協警。這兩位都是最基層的工作人員,雖然有正式和臨時區分,待遇不同,可工作 性質幾乎相近。可就這麼兩位,從照片中留給我們印象的是,竟然很自然地形成了主僕關係。警察腆胸挺肚,形態自然,彷彿天生就應該由人伺候著。筆者曾想,如 果我們遇到這樣的公僕會是什麼樣子的感覺呢?再深入點思考,這樣的人在當普通警員時都是如此,如果真得到提升,那會是什麼樣子?我們對這樣的領導能放心 嗎?再看那打傘的協警,放下自己的本職工作而去為人打傘,一副地道的奴相!可這又怨得了他嗎?當然不是。即使他的地位再低微,也不會甘心情願地給人打傘 吧。可那又為何呢?回答這個問題估計是仁者見仁的事,估計答案也是有N個吧……當然,這裡的奧妙也很有厘頭。


這張照片也是關於傘的故事……地球上兩個大國家的總統及他們的第一夫人行進在雨中……在片中,我們看到的是兩位普通的男人,兩位普通的丈夫,就像我們的 鄰居一樣,那樣的普通,那樣的平易近人。沒有前呼後擁,沒有鳴鑼開道的陣勢……是作為男人和丈夫的他們,為自己的妻子親自打傘!我們沒有因此就感覺其掉價 了,沒有感覺其就沒有了身份了,相反,從中更感覺出了他們平凡中的偉大和真實。他們沒有留給我們道貌岸然的形象,沒有給我們留下高高在上的皇帝威儀……如 此的領導人,其人民能不放心?能不愛戴?


這張照片亦是流行網路很久也很廣泛的一張照片,是英國女王在賽馬場比賽前,準備做開賽講話時躲在雨搭下避雨。她是聲明顯赫的女王,如果需要,她絕不缺 少威風八面的禮儀隊,最起碼想找個打傘的人絕對是一呼百應,應者百千。但從照片中我們看到的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老太太,不嬌柔,不張揚……這是怎樣的情操? 放在國內,一個小科長的太太估計都得有司機陪伴吧?什麼是區別,這就是區別!什麼叫平易近人?這就是最典型的榜樣!女王在位60多年,一直深受英國甚至是 全世界人民的愛戴,還用找理由解釋嗎?


這張照片是某副廳長在博客裡自己發表的……當初他僅僅是為了炫耀才貼出來的,結果沒有想到被網民們一陣質疑後,進行了道歉。他解釋時說:「沒有考慮到 影響……」,哈哈,他說的的確是真話。自己絕對不會因打傘的照片而顧忌,因為習慣的思維方式認為,別人給自己打傘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本無可厚非。這也是許 多官員的共同心態吧?這也是國人能經常看到這種場景的根本原因吧……

這張照片曾廣受質疑,有網民說這個小女孩是在做秀……也許當今社會做秀的人太多了,也許是社會環境逼迫我們都想找機會去做秀吧,也就由此推彼,懷疑一 切。這個想法到是可以理解,畢竟我們看到的做秀場面實在是太多了,一不小心就被秀到裡面去了。但是,這張照片不管其是否是網友們質疑的那樣,是在做秀,都 是在暗示著很美好,很溫馨的情結……我們的軍人需要關懷,我們彼此應該信任……我想說,即使這真的就是在做秀,也是應該的,畢竟它在為我們傳送著一種美好 的東西!


這張照片流行網路有兩年了,也是最臭名昭著的一個場景……作為中國人,我們對這樣的場面絕對都是習以為常了……據說片中主角是個縣委書記。但是,看那 陣勢,和當年皇帝或親差大人出訪沒有區別。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當家做主的,官員本應該是僕人角色……可看看這寫場面,我們經常糊塗,到底誰是主人 誰是僕人呢?




這位領導在激情昂揚地講話,旁邊的小女孩為其打著傘,場面看著是那麼的熟悉……類似的照片,在網路上並不稀少。每每看到類似情景總是有一萬個問題想問 那領導,到底有何感想?可見到的多了,也就麻木了……只是提個建議吧:如果您就是那領導,請講完話後,轉過身去,給那打傘的小孩子一句話,問句辛苦,或道 個謝!要知道,他(她)們比您辛苦……他(她)們畢竟是個孩子,還小,打傘一定很累很辛苦!當然了,如果您有良心的話,否則,可以自行走好了……等待著下 次再有孩子給您打傘的機會……

其實,類似於以上照片中的各類情景還有很多,這裡只是有選擇地進行了展示。可就這十一張照片,卻已經將我們社會中的某種現象暴露得淋漓盡致。打傘本就 是件小事情,可從中我們卻感覺出了巨大的差異。這種差異,令我們心疼,令我們唏噓和感嘆!筆者因此也有諸多話要說,但是,停住吧。請網友們自行討論……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