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遊客「殺價」豈止是購物習慣

發表:2008-07-14 08:2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大陸居民臺灣游首發團的活動是最近海峽兩岸的熱門話題。因為這是對兩岸關係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標誌性事件,人們不能不關注。

臺灣官民 為大陸遊客的到來做了不少準備,諸如賓館和景點要不要搞簡體字指示牌,一些「兩蔣」時代的標語要不要清除,都經過了熱烈的討論。大概是基於一種共同的民族 心理,臺灣同胞也總想將自己美好的一面示人,而不願「家醜」外揚,所以就有警方警告穿丁字褲的「檳榔小姐」不得在大陸遊客面前太暴露而「有傷風化」。也有 人很不高興兩岸關係熱絡起來——居然有地方官說大陸遊客所過之處要「消毒」!當然,最終那位官員還是道歉了。

兩岸同胞分離這麼多 年,難免存在隔膜、差異和誤解。這也是為什麼要加強兩岸往來的理由之一,有民間接觸和面對面的交流才可能增進相互瞭解。為了「入鄉隨俗」,首發團成員在出 發前就得到過不少忠告。對此,大陸遊客有些做得挺到位,比如遵守關於吸菸的規定、不亂扔垃圾等等。有報導說有位阿叔對大陸人有成見,自製了一個拾拉圾的袋 子,準備跟著大陸遊客撿垃圾,羞辱來人一番,結果一點收穫也沒有。

也有值得商榷的。 7月9日早上我看鳳凰衛視的新聞,其中一條就是講臺灣的小店主很高興大陸遊客光顧,因為買東西很多,但是很不習慣他們的「殺價」,動輒對人家的標價「砍」一半。新聞主持人善意地說,這是兩岸購物習慣不同。

這種說法最多對了一半。如果說討價還價是中國人做生意的傳統、風俗習慣,似乎有道理。中國古話把「講價」、「砍價」叫「袖籠子裡的生意」,皆因在騾馬市做生意,賣主不想暴露底價,於是就用手指頭在寬袍大袖裡討價還價。明末以來傳教士寫的中國札記也講到中國人市場上的「砍價」風俗。

但是,不僅臺灣人(眾所周知,很多是從福建遷移去的,還有隨蔣介石「撤退」至臺的)早已移風易俗,不再這麼做;大陸在改革開放之前也不興討價還價了。憑票供應、國營商店,這些制度根本不容許你講價。討價還價不僅浪費交易雙方的時間和精力,而且與「童叟無欺」的良風美俗格格不入。上世紀90年代,國家有法律明 確規定要經營者「明碼實價」,可是這個法規似乎得不到很好的執行,「殺價」之風在大陸這邊仍比較普遍。

由此看來,「殺價」並非中國 人不可或缺的傳統或風俗習慣。為什麼制定了明碼標價的法規而不執行?是制定這條法規之前根本就沒有認真調研其可行性,還是根本就沒有去執法,就像我們的 《教育發展綱要》提出的教育經費佔GDP4%的比例,一直都是說說而已?無論是「有法不依」,還是「法不責眾」,都是法治意識差、法治水平遠未達標的表 現。

更重要的,這是一種「老實人吃虧」的社會病態。我最煩講價了,因而買東西總是當冤大頭。 「砍價」風氣降低了社會的誠信度,對人總是心懷猜疑,時時處處要防範他人在設套挖坑。有人以善於坑矇拐騙竊喜,也有人以善於打心理戰「砍價」而自得。這種 欺詐風氣害人害己,因為你不可能只賣不買。

這種不講誠信的「習慣」,對喜歡簡單生活的大多數人實在是一種心理折磨。至於大陸同胞入臺前曾受勸告,入臺後卻還是忍不住要「殺價」,與其說是「習慣」難改,還不如說是某種心理的後遺症,需要較長時間的認真矯治。(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新聞晨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