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釘子戶"拒絕執行法庭搬遷令(圖)

發表:2008-07-17 03:2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於萍菊聲稱自己哪兒都不去

北京地安門內大街的一戶居民拒絕搬出他們居住已久的住所,儘管法庭已經下達了搬遷的命令。

於萍菊和她的家人表示,政府沒有為他們在60年前購買的房產提供足夠的賠償。

他們在京城心臟地帶舉行的抗爭吸引了大批圍觀的人群。對於不想在奧運前夕遭遇難堪的官員來說,這是一個令人頭痛的事件。

於萍菊說,他們在1949年共產黨執政之前就購買了這所房子,現在一共有14名家庭成員住在這裡。

34萬元人民幣

此外,這也是他們的工作場所。他們在這裡出售炒栗子、炒花生和其他小吃。

但是,由於政府計畫治理這個靠近重要旅遊景點的地區,他們被下令搬遷。

其他居民似乎都執行了搬遷的命令,但是於萍菊拒絕接受34萬元人民幣的賠償金。

現年40歲的於萍菊對記者們說,在北京,這些錢買個廁所那麼大的房子都不夠。

負責管理這個地區的政府官員已經得到法院的拆遷令。拆遷令要求於萍菊一家在7月13日之前搬遷,但是他們仍然沒有搬遷。

哪兒都不去

她說,"我不搬,我哪兒都不去,我要用生命保護我的房子。"

於萍菊一家僅僅是整個中國許許多多的釘子戶之一。特別是去年中國開始實施物權法之後,中國出現了許多拒絕為建設項目搬遷的釘子戶。

於萍菊一家在抗爭中張貼了許多標語,並且張貼了一些中國領導人的畫像,希望中國領導人能夠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於萍菊說,"如果他們瞭解這樣的問題,就會來關心我們,同情我們。"

現在,這個裝飾得色彩繽紛的房子已經吸引了許多居民和過路人的注意。

老百姓沒發言權

一位當地居民說,北京房屋拆遷的最後結果往往是強制拆遷,普通老百姓沒有發言權。

但是,北京的地方官員顯然不希望用過於強硬的手段解決問題。一位地方官員對記者說,政府的原則是首先考慮人民,會盡力解決問題。

與此同時,中國官方媒體星期三報導說,中央政府要求地方官員更積極地回應普通老百姓的申訴。

過去幾個星期,中國出現了許多規模較大的民眾抗議,這是北京不願意看到的。特別是在北京奧運吸引全世界目光的時刻,他們更不希望這類事件的發生。

来源:BBC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