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奧運示威區:鳥籠裡的自由

發表:2008-07-27 00:0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北京當局在國際人權組織的壓力下決定在奧運期間開放日壇公園、世界公園和紫竹院公園作為示威區域。有港媒指,這只是鳥籠式自由,並不能令當局保守僵化的思維有所改變。國際人權組織更批評北京設立三個示威區,只是一種做騷之舉。

東方日報報導稱,表面上,北京當局破天荒的頭一遭設立示威區,如破冰之舉,但仔細觀其細節,當局事前已給這個鳥籠式的自由設立多道「防火牆」。

報導指,將原本雲集京城的各省上訪民眾清理出京城;異見人士被投入監獄,如上海維權律師鄭恩寵,以及愛滋病維權人士胡佳等;對外地民眾實行苛刻的實名制進京條件;為了阻止境外示威者入境,當局還收緊了簽證的發放。這幾道「防火牆」讓民眾根本無法到北京進行奧運示威。國際人權組織批評北京當局設立三個示威區,只是一種做騷之舉。

有媒體報導,北京當局日前將市內乞丐和流浪人士強行帶到救助站,被送進救助站的人員不准自行離開。這些乞丐和流浪人士須待至奧運完結後才能離開。

事實上,即使民眾想示威,發表不同看法,也可能被秋後算帳或者提前扼殺。報導說,按照當局有關法律,要進行示威遊行,公民必須提前五天向當局申請;申請人必須本人到場並提供他們的題目、可能的口號和示威者的預計數量等詳細訊息。當局在受理示威申請的同時,便提前掌握了示威者的所有資料,隨時可能採取行動。人權組織聲稱,如果遵照「中國法律」,示威人士相當於自投羅網。

北京當局一直反對外界將奧運政治化,但當局在處理相關問題上,卻不斷將奧運導向政治化。北京的威權體系,長期以來對遊行示威、民眾不滿的聲音採取壓制,日積月累,形成「言塞湖」效應,最終會導致民怨潰堤。而當局想以極其高昂政治和社會成本控制。

據報導,今屆奧運會,當局在北京的每條高壓線、每個涵洞、每座立交橋、每個水庫都超常規動員組織民眾「嚴防死守」,不僅影響國際觀瞻,而且費用巨大。

報導指出,奧運會包括殘奧會的會期只有一個半月,北京面臨的真正問題是,奧運會過後會發生什麼?奧運會代表一個轉折點嗎?北京奧運會讓世界記住的是鳥巢的壯觀,還是鳥籠式的自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