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文: 中國體育隊隊員瞞歲數的前科實在太多了!

發表:2008-08-14 20:4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4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國際體操聯合會有規定,凡是參加北京奧運會的體操運動員,必須是1993年1月1日以前出生的,也就是得年滿十五週歲。有人說了為什麼要做這個規定?難道歲數小在比賽中還能佔便宜?這裡正好給大家普及點兒知識,在體操這個項目上,有時歲數小的就能佔便宜。首先,歲數小體重就輕,在高低槓、平衡木等項目上更容易控制身體,為什么女體操隊員年齡大就不容易出成績,像劉璇21歲得金牌那都是祖奶奶級的,再如程菲,隨著年齡發育,皮下脂肪增厚,體重增加,這可能對她做動作就不利,體重問題對男女體操運動員都有影響;其次是身高,個子小的就更靈巧,你看京劇團練武生的,包括現在一些武術運動員---咱這武術也挺丟人,不為打人,成了另類體操了,以前國家體委副主任徐才有一次看武術比賽就跟我說,小梁,你看這些武術運動員怎麼個子都這麼小啊,我說是啊,怎麼都這麼小呢,徐主任嘆了口氣:翻跟頭容易唄。大家明白了吧,所以武術這種另類體操不進奧運會我看太正常了,進了奧運會反而把武術糟蹋了;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成年人登高容易出現恐高現象,新疆有一種高空走繩的傳統民間藝術達瓦孜,練習達瓦孜必須在孩子很小甚至剛會走路時就得把他抱到長繩上,因為孩子小,對高空的恐懼感差,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人也一樣。國際體操聯合會考慮到這些因素,作出了如此規定。另外更重要的是,這麼小的年紀,就要經過艱苦的練習參加這麼激烈的比賽,心理和生理上都不一定承受得了,就像社會上不允許雇佣童工差不多。

結果7月29日,美國的《紐約時報》就發表了一篇文章,聲稱中國女子體操隊的兩名隊員--何可欣和江鈺源--涉嫌年齡作假。何可欣的高低槓水平高,江鈺源的自由操具備相當實力,兩人也是中國隊團體的主力,何可欣報名的出生日期是1992年1月1日,江鈺源報名的出生日期是1991年11月1日,紐約時報報導的根據是,通過在Google上搜索發現了一份很早以前一次國內比賽國家體育總局給運動員報名的資料,資料顯示何可欣實際是1994年1月1日出生,而且有趣的是這份資料紐約時報是通過網路緩存信息查出來的,那份原始資料被有意的屏蔽了,但美國人通過技術手段硬是給翻出來了,同時還查出2006年在成都的一次比賽,何可欣報名也是1994年1月1日;江鈺源以前登記用的身份證也被查出來,從中可知她的出生日期是1993年的10月1日,也不符合北京奧運會的參賽資格,美國人就拿著這兩個證據上告到國際體操聯合會,舉報中國隊這兩名隊員年齡造假,沒有資格參賽。

這一紙訴狀把我們的體操隊弄得焦頭爛額,隊裡趕緊蒐集證據證明我們沒有造假行為,國際體操聯合會經過審查身份證和其他基礎信息,通過了中國隊的相關證據,兩名隊員可以正常參賽,此事也告一段落。

可是為什麼人家拿你這事兒說事兒?就是因為中國體育隊隊員瞞歲數的前科實在太多了。為什麼要瞞歲數?因為他往小了報,就可以多次參加青少年比賽,增加進國家隊的機會,以前咱們就多次講過,到現在,網隊的總裁都不知道易建聯的年齡是26還是21,能差出5歲!我問過一個乒乓球國手你今年到底多大,回答是:多大我媽都不知道。改歲數改的次數太多,自己都糊塗了。一個國奧隊的隊員打完奧運會後進大學學習,就和同學說:我還跟你們混呢,我都奔三張兒的人了。你瞧瞧,23歲以下才能打奧運會,他那兒都奔三張兒了,還不是超齡球員。這個球員還說,走走走,到我老家參加我妹妹婚禮去,結果一看他妹妹年紀比他還大三歲,這叫什麼事兒?改年齡已經成了中國體育的一種常態了,所以人家挑毛病才專抓你這個把柄,而且師出有名。我們得反思一下,這個事兒我們沒毛病,可人家為什麼單拿年齡造假說事兒,還有我們運動員報名的年齡,像什麼1月1日、10月1日、11月1日出現得太多,這都是為了改年齡方便,就連沒改之前的那個年齡都可能是假的,我們也知道在中國,你要是和派出所的人關係好,想改個身份證簡直太容易了,所以人家質疑你年齡上的誠信程度,進而質疑你其他信息的誠信程度,我們應該應那句老話: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咱得從中反思,如果中國體育這麼搞下去,像當年的柯達杯,用咱們的老爺們兒打人家小孩兒打進個前八,中國體育早早晚晚要為這些改年齡的事情埋單,這不是一種健康的體育發展方式,我們應該想到是不是應該對中國體育這種改年齡的現象痛下狠手了,不要再在這條歪路上越走越遠。

来源:網文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