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7月工業生產增幅 一年半新低

作者:劉煥彥 發表:2008-08-15 10:4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7月工業生產與M2貨幣供給雙雙下滑,工業生產更創下一年半以來最低增幅,顯示大陸經濟成長腳步確實放緩,並可能拖累第三季國內生產毛額 (GDP)表現。

中共國家統計局昨(14)日公布,7月工業生產較去年同期成長14.1%,不僅低於經濟學家平均預期的15.9%,也不如6月的16%,是2007年2月以來最低的一次,主因在於出口訂單疲軟,加上官方限令北京與周邊五省工廠大規模停工,以改善奧運期間的北京空氣品質。

德意志銀行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說:"這次放緩可能意味,未來幾個月出口成長將會下降,(但)奧運前工廠歇業只佔一小部分原因而已。"

彭博資訊報導,全球經濟疲軟導致訂單受限,燃油與原物料價格上揚也造成部分企業暫緩擴張,加上中共官方在奧運前大張旗鼓遏止空氣污染,顯示大陸7月出口的加速成長,可能無法持續下去。

中共國家資訊中心經濟預測部首席經濟學家祝寶良撰文指出,出口疲軟是大陸7月工業生產放緩的關鍵因素,其本身則肇因於人民幣升值與全球經濟降溫。過去一年人民幣已升值逾10%,使得大陸出口貨品價格更昂貴,在海外吸引力因而下降。

另外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13日晚間宣布,7月M2貨幣供給率同樣放緩至16.4%,低於6月的17.4%,其中家戶儲蓄持續成長,意味民眾把資金抽離股票及房地產,轉移至銀行存款。

上海德邦證券分析師張帆說:"這是因為全球投資人對中國經濟成長不再像以往那樣樂觀,使熱錢流入變慢所致。從分類項目觀察,家戶貸款下降,這不是個好現象,因為這表示未來消費不會強勁成長。如果大家拿不到房貸買新房子,最終房地產投資就會縮水。"

雷曼兄弟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孫明春認為,大陸7月工業生產數字可能衝擊第三季GDP,目前雷曼兄弟仍預測較去年同期成長9.2%,遠低於第二季的10.1%。

孫明春指出,在奧運會的影響之外,全球需求疲軟與大陸普遍缺電,都是傷害工業生產的因素。他預期,8月工業生產將持續放緩。


来源:經濟日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