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農摻入污染物?專家對三鹿聲明提出五大質疑

作者:毛德倩 發表:2008-09-13 00:1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昨晚看到新聞,三鹿集團發布消息,稱其公司嬰幼兒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並召回8月6日以前所有的嬰幼兒配方奶粉,並稱目前流入市場的嬰幼兒奶粉大約有700噸。

剛剛看到最新消息稱,是不法奶農在鮮奶中摻入了三聚氰胺以獲取更多的利潤。

我們先來看一下三聚氰胺是何物?,什麼被摻入奶粉中?三聚氰胺是一種重要的氮雜環有機化工原料,主要用於生產三聚氰胺-甲醛樹脂,廣泛用於木材加工、塑料、塗料、造紙、紡織、皮革、電氣、醫藥等行業,目前是重要的尿素後加工產品。此外三聚氰胺還可以作阻燃劑、減水劑、甲醛清潔劑等。三聚氰胺由於氮含量高,因此可以假冒蛋白,摻入一些動物飼料中。因為目前我們檢測食物或者飼料等的蛋白含量用的是定氮法,根據其中的氮含量來推算其中的蛋白含量。因此,如果食品中氮含量符合標準,我們就認為其中蛋白含量是符合標準的。這就帶來了一個問題,在牛奶中如果摻入三聚氰胺,那麼如果其中在牛奶中加入大量的水,其中的氮含量肯定也會符合標準,也就是蛋白含量也會符合標準。

對於三鹿公司的聲明,我們不禁要提出質疑:

第一:如果是嬰幼兒奶粉遭到了三聚氰胺的污染,那麼三聚氰胺的來源在哪裡?為什麼會單純污染嬰幼兒奶粉,而其他奶粉沒有問題呢?或者其他奶粉也存在問題,但是並沒有被曝光?

第二:三鹿公司稱是不法奶農為了追求高利潤而在鮮奶中摻入了三聚氰胺,那麼三鹿公司在收購鮮奶進廠以後,為什麼沒有經過質量檢驗?我想公司在執行標準的時候,檢驗絕對不應該只檢驗牛奶中的氮含量來確定牛奶時候符合標準吧,也應該檢驗脂肪含量,鈣含量等其他一些營養素的含量,來確定牛奶時候符合標準吧。如果一打如此大型的公司,只檢驗氮含量一項就來確定牛奶時候合格,那就是對於消費者極端地不負責任,也不符合企業HACCP標準,是不應該進行生產的。

第三:還應該質疑的是,三鹿公司所稱的不法奶農,他們是如何得知三聚氰胺可以冒充蛋白,從而向鮮奶中摻入三聚氰胺的?還有就是他們是從哪裡得到了這種化工原料的呢?我們希望三鹿公司,希望相關監管部門應該徹查清楚,找出問題的根本原因,以正視聽,給消費者,給那些受害的孩子和家長一個交待。

第四:三鹿公司聲稱:三月中旬,接到消費者投訴:說孩子尿液發紅,有結晶現場,我們公司立刻派人到消費者家瞭解情況,根據反映的產品批次,請求地方有關部門對產品進行了檢測,同時到國家有關部門檢測,結果顯示產品符合國家標準。6月中旬後,病例增多,並且有住院治療的。我們向有關專家諮詢產生的原因:通過對產品大量深入檢測排查,在8月1日,得出結論:是不法奶農向鮮牛奶中摻入三聚氰胺造成嬰兒患腎結石,不法奶農才是這次事件的真凶,並立即上報,而且通過衛生部發布會召回嬰幼兒奶粉的聲明。從這裡可以看出來,事情在三月份就已經出現了,那麼三月份為什麼三鹿公司沒有重視?作為一個大型食品公司,出現嚴重的質量事故,是不是應該把一些可能的音速都考慮進去,從而進行徹底檢查,查明問題的根源,及時糾正杜絕問題的發生?

而且,在6月中旬病例增多,三鹿才開始重視,進行專家諮詢原因,開始進行產品檢測,那麼這段時間三鹿公司在做什麼?他們的做法符合一個大型食品公司的做法嗎?把消費者的利益,把消費者的健康,把成千上萬孩子的健康置於何地?更過分的是,在8月1日,已經查明奶粉是受到三聚氰胺污染,並得出結論,是因為三聚氰胺導致嬰幼兒患腎結石,可是從8月1日到現在為什麼一直沒有披露這個消息?在這一個半月中,三鹿公司在做什麼工作?在進行公關?這種嚴重忽略消費者利益,健康的做法是不是應該承擔嚴重的法律責任?

第五:700噸奶粉,這是一個何其巨大的數字,我們可以想像,這麼多的奶粉需要多少鮮奶來供應,而這麼多鮮奶,又需要多少奶農來供應?難道這是所有的,或者大部分奶農串聯起來的一個行為?否則怎麼會這麼多奶農一起呢?另外,既然這些奶農都知道摻入三聚氰胺,那麼其他的奶農,向伊利、蒙牛、三元、光明等奶製品企業供應牛奶的奶農會不會摻入三聚氰胺呢?是不是摻入三聚氰胺是這個奶製品行業的潛規則呢?這麼一想,讓人不寒而慄,我們希望就三鹿奶粉事件,徹底對奶粉行業進行徹查,包括市場上面所有的奶製品,給老百姓,給消費者一個放心!

雖然三鹿公司自己供認是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但是現在卻把責任推到了奶農頭上,但是他們的這些說法卻經不起任何推敲,這樣的說法也無法推卸他們的任何責任。最新消息是甘肅已經出現了一名患兒死亡,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還會有更多的患兒發病,甚至因為腎衰竭死亡。三鹿公司的負責人,難道你們不會做噩夢,夢到那些患兒嗎?難道你們沒有良心嗎?難道你們沒有法律責任嗎?

三鹿嬰幼兒奶粉受到污染,我寧願相信這不是偶然事件,不是偶然的污染,而絕對是人工摻入,而即使不是公司的摻入行為,那麼公司也應該為不法奶農的行為,為自己的沒有嚴格檢測監督沒有嚴格把關而負相應的法律責任!

作者:毛德倩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 衛生部微量元素營養重點實驗室助理研究員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轉貼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