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子專欄】精神幼稚病

《審視國寨大幼兒》系列

作者:唐子 發表:2008-10-28 21:1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這句忠告對躁動的我們,無疑是安靜劑。可惜當代人這樣做的已經很少了。所以我們迷茫。

西方人進教堂與其說是信神活動,不如說一種儀式化了的反省活動。面對殉道受難的耶穌,仰望高懸的十字架,塵世裡努力成功和享用幸福的男女老少捫著胸口懺悔和祈禱。反省儀式跟法制結合,西方文明後來居上就要從這裡去探秘。

從 古代希臘時代起,西方哲人就在不停教導每個人追尋"我是誰",聆聽經驗或者神的指示。這樣的追尋終於在一千五百多年得到了一個共識:我是人,我渴望富裕, 我企求幸福。以人為本,西方發明瞭工業-信息文明。這是西方人的現代文明路:由科技工業到市場經濟到憲政制度,而後傳播到中國

從秦漢時代起,中 國儒家借君主制的力量將中國墨家邊緣化後,炎黃子孫的家人教誨遍及五湖四海:光宗耀祖是我的本分。以家為本,中國一直固守著農業-土地文明。這一切都是特 別的安排吧,等待天朝終結。終於在新文化運動之後,求新求異求來了馬列主義和中國共產黨。在蘇俄和日本的幫助下,中共暴亂成功之後,鬥爭哲學支配學習和生 活,"三省吾身"自我審視傳統徹底被破壞。

中共行將就木,解體在即,是恢復"三省吾身"的自我審視傳統的時候了。審視自我,每個中國人就不得不面對精神幼稚的心理病患。

民間一度流行唱《心太軟》,其實就是對"我幼稚"的確認。光有確認顯然不夠,還得作細緻地反思。國寨人質在當代有八種幼稚現象,其中有四種屬於生活習慣,四種屬於心智模式。

四 種幼稚的生活習慣是:第一,崇尚感覺:表達思想總是說"我覺得......",個人感覺至上;第二,依附情結:依附團體和圈子,輕視個人自尊,恐懼個人獨立;第 三,心不合作:喜歡湊合,拙於坦誠地對話、討論與溝通;第四,可以撒謊:對撤撒謊沒有旗幟鮮明的憎惡態度,謊言總在善意名義下得到寬宥。

四種幼稚 的心智模式是:第一,性情思考: 思考活動總在表達和宣泄情緒,違犯形式邏輯;第二,人心邏輯:輕視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情理"規矩往往看得比法律法規更重要;第三,功利生活:生活上跟 著功利走,重視吃喝玩樂的實用常識和生活技能;第四,模糊思維:思維不求精確,語言含糊不清。不該武斷地指斥幼稚多醜陋。但幼稚而延續嬰幼兒自然狀態下的個人低素養,確實妨礙國寨人質走出黨文化部落,難以享用高質量的生活方式。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