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局收"保護費"與黑社會無異

作者:羽戈 發表:2008-11-11 05:4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收取保護費一事,古今中外都不鮮見。最常見的收取者為黑社會,它們的存在毫無合法性可言,這種非法的斂財方式自然構成了其最重要的財源。如果我們能夠擴大保護費的涵義,同時擴大黑社會的涵義,那麼可以說,一切不以社會契約而生成的、反法治的國家,向其治下的民眾所徵收的稅賦,皆是一種保護費。差異僅僅在於保護費的名目,有些徵收者說要保一方水土平安;另一些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們生活在王土之上,理應交錢來供養王族;還有一些什麼話都不說,把寒光閃閃的刀架在你的脖子上,不給錢,就要你命--最後一種"叢林法則",最能折射保護費之真諦。

按理說,在民主社會,公權力乃是出自民意的讓渡和授予,它實在沒有充分的理由再玩專制時代的那一套把戲。但亦有例外。據報導,2008年11月8日上午,陝西神木縣公安局在內蒙古召集轄區內的煤老闆召開座談會,某局長首先發言,稱"刑事案件的頻發,使公安機關並不寬余的經費更加緊張","根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原則,倡導花錢買平安,平安促發展,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隨後有煤老闆現身說法:"......為公安分局集資,讓他們多買幾部車,對干警們待遇稍微提一提。雖然名義上是支持了公安局,實際是對我們個人利益加強防範。"--話說到這裡,哪個參會的煤老闆會不識相而不交錢呢,不然以後的生意就沒法做了?大家紛紛慷慨解囊,據統計,當場交的現金在300 萬元以上。(見《三秦都市報》11月9日報導)

這裡至少有三個細節值得注意:第一,會議地點選在了內蒙古境內,而非在自家地盤;第二,座談會會場沒有懸掛任何標語;第三,所有參加會議的公安干警沒有一人穿警服。這些均可說明,警方還是對自己的做法有所顧忌,還曉得自己身上的制服代表了什麼。可反過來一想,警察不穿警服,不就是普羅大眾嗎?哪個普羅大眾敢於明目張膽收煤老闆的錢,不就是黑社會嗎?當公權力與黑社會秘密或公開結盟,法律的尊嚴受到了玷污;當公權力直接扮演了黑社會的角色,其執政的合法性根基便開始搖搖欲墜。

公權力與黑社會之間一直存在隱秘而繁雜的血緣關係。我們不妨先做一個總結:黑社會合法化,就是公權力;公權力非法化,就是黑社會。這一個"法"字,真是奧妙無窮。誰掌握了"法"的詮釋權,誰是法權的主人,誰就可以劃分公權力與黑社會的鴻溝,就可以為二者做DNA鑑定。

繼續說公權力。公權力向黑社會轉化,脫掉制服,穿上長袍馬褂,多少還是要冒一些風險的,哪怕它手裡有硬邦邦的槍桿子。而且,黑社會收保護費,雖然更為痛快,可畢竟不敢公然實施,只能錦衣夜行,正如我們上面所指出的那樣,神木縣公安局開座談會向煤老闆要錢,連警服都不敢穿。公權力則不然,它若想攬錢,完全可以冠冕堂皇,巧取豪奪,只是有些事,實在無法公開操作,只好回歸黑社會打家劫舍、敲詐勒索的勾當。可以想像,神木縣公安局如果能公然逼煤老闆掏腰包,何必不遠千里、偷偷摸摸開勞什子座談會呢?它們所舉出的理由--"並不寬余的經費"--很可能便是實情。說到底,公權力黑社會化,亦是迫不得已。至於誰讓神木縣公安局的經費"並不寬余",則是公權力內部的一筆呆帳,不算也罷。

俗話說,流氓會武術,誰也擋不住。公權力黑社會化正屬於這種結合了雙重惡的殘酷情境。對於煤老闆而言,恐怕他們還是更願意和黑社會直接打交道,而非是黑社會化了的公權力。對前者還有道上的規矩可講,對後者,你就是刀俎上的魚肉,只有被吃的份。也許,有人說,這些煤老闆,大多數都是黑心腸,發的是不義之財,他們即便是魚肉,亦是腐壞的魚肉,讓公權力或者黑社會去吃,屬於黑吃黑,吃壞了肚子最好。對此需要說一句:以惡抗惡,最終只能衍生惡,使這個世界愈加惡化。

回頭想想,被冠以"黑心"的煤老闆挺難的。除了依法納稅,公安局要變相收保護費,記者來了要給封口費,在各種不正當的"費"、各種潛規則之間,生長了一個變質的、苦難的、矛盾沉積如火山的中國。要瞭解這一個中國,你必須像剝洋蔥一樣,剝除層層辛辣的黑幕,深入權力博弈的的真相。要整治這一個中國,則不是某一脫軌的、腐敗的環節的修理工作--譬如說,免去神木縣公安局負責人的職務,就能防止保護費的氾濫?更深層次上,則需要權力的壓縮與制約,不僅是警察權、行政權,而是對整個公權力的全方位革命。即是說,從根子上斬斷公權力與黑社會的一切血緣,順便在公權力下身抹一刀。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網文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