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打敗中國

發表:2008-12-07 00:5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有一個故事:蘇格蘭北部邊遠地區一個教育相對不發達的郡,一位女學生畢業考試成績達到全A,是近百年來當地第一個達到牛津錄取線的畢業生。但牛津大學錄取學生必須經過面試,教授在面試後認為這個女生不具備牛津大學要求的創造潛質,拒絕她的入學申請。當地議會將此事反映給英國中央議會,議員們找到教育大臣,請他出面說情,希望給予破格錄取。在被牛津大學婉言拒絕之後,教育大臣又找到副首相去求情,遭到拒絕,副首相請布萊爾首相出面,牛津大學仍然表示不能接收,理由是:在招生問題上,任何人無權更改學院教授的面試結論,這是牛津大學幾百年來的傳統。布萊爾此後一個私人場合提到牛津大學時,發了一句牢騷:牛津大學真是太古板,要與時俱進,必須進行改革。牛津大學的師生得知後,極為憤慨,學校立即取消授予布萊爾榮譽博士學位的原定計畫,並對政府行政干預學校事務的這一嚴重事件提出抗議。

2008年11月18日,廣州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賴文和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吳麗麗在某知名論壇發表了一篇名為《實名舉報廣州中醫藥大學校長徐志偉騙取博士學位,以及基礎醫學院院長陳群騙取全國教學名師》的文章。

文中賴文與吳麗麗稱「本人是廣州中醫藥大學的兩位教師,現鄭重實名舉報廣州中醫藥大學校長徐志偉利用權勢迫使他人為其代寫博士論文,騙取博士學位及其夫人廣州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陳群大量偽造申報材料騙取全國名師稱號」。同時文章還稱「其夫婦二人多次利用手中權利,在博士生、碩士生導師遴選及職稱評審中操縱評委,利用權勢打壓學術,並公然違反國家信訪條例,打擊報復舉報人」。

大學作為社會的精神文化中心,它的使命是傳播人類先進文明,傳播人類的道義理想。英國19世紀教育家約翰.亨利.紐曼在其《大學的理想》中提出「博雅教育」,主張在人格層面對大學生進行品德熏陶,「旨在培養良好的社會公民」。可見一切教育家重視的都是大學人文精神的內核。

自19世紀威廉.洪堡創立柏林大學,奠定學術自由、教學自由、學習自由的原則,它已經成為全世界大學的基本價值和基本準則。教授和學生應該成為真理的追求者,而學術自由與教育獨立是達到這一目標的必經之途。

中國所有正規大學被整合於一個行政體系之中,從最高的教育部一直到基本教學單位的教研室。高校被視為事業單位並按照黨政機關給予一定的級別。官本位思想在中國的校園氾濫,沒有學術地位及成就的教師,但若謀得一官半職,即可換得學術權力、學術榮譽。

賴文用《戰國策》中秦王與唐雎的「天子之怒」與「布衣之怒」來形容她所感受的「校長之怒」和 「院長之怒」。她表示:中國高校所存在的各種弊端幾乎都可以在徐志偉及夫人陳群的政風學風中反映出來,他們的事例具有代表性,她希望以她的「布衣之怒」喚醒「中國高校教育的制度之怒」,這是她1年多來堅持舉報的原因。

該文章最後附上兩人的聯繫方式:

    * 賴文:女,58歲,無黨派人士,廣州中醫藥大學醫史文獻學科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o 電話:020-36588249,13380067276
    * 吳麗麗:女,35歲,中共黨員,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基礎理論教研室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o 電話:020-36585565,13430289489

賴文表示:網路舉報事後,她的博客、帖子被刪,她在校園網的登陸賬號和公文信箱賬號被封。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