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評論:中國30年政治改革毫無進展

發表:2008-12-19 07:3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連日來,中國官方媒體一直在著力宣導30 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取得的重大成就,不過有學者指出,在全球金融海嘯導致經濟放緩的背景之下,中國改革開放之路未來不會一帆風順。香港《星島日報》引述專家學者的分析說,改革開放是由中共元老鄧小平利用個人威望所推出的政策,初期並沒有明確路線,而是「摸著石頭過河」,左派時常反撲,曾逼使鄧小平要以「南巡」來確認市場經濟的地位、堅定改革步伐。在政治改革方面,中共當局始終猶豫不決、欲進還退,30年來在政治改革方面舉步維艱、毫無進展,已成為繼續改革開放的障礙。

北京學者胡星斗就說,在全球金融海嘯衝擊下,大陸經濟已經放緩,農民工、大學生、城市居民的失業狀況明年將惡化,因官員腐敗、貧富差距過大等引發的社會衝突勢必加劇,建立和諧社會面臨巨大挑戰

中國社科院著名學者徐友漁,就胡錦濤今天的講話以及改革開放三十年的功過,接受本臺記者楊梅的專訪,表示,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一條腿發展經濟的政策已經不可能繼續。

中國著名時事評論員熊培雲表示應該從四九年中國建國開始來審視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的成果,他認為建國前三十年是有主義而沒有社會的階段,而改革開放三十年正是從主義到社會,從集體主義到個人主義,從政治到生活,從官方到民間的轉變,這個轉變的最終必將導致政治改革,使公民不僅有鈔票而且還有選票。

關於中國的改革,法新社還有一篇報導指,農民工是中國改革時代的無名英雄,他們承擔了城裡人不願承擔的一切工作。但因為他們過於弱勢而無法從經濟快速發展帶來的財富中獲取應得的一份。中國有1.2億這樣的農民工,離開貧窮和沒有工作的農村,在喧囂的城市尋找更好的生活。  

報導還引述澳大利亞經濟學家史密斯分析說,"中國城市居民今天的生活質量較之30年前大為改善,但如果沒有農民工的努力,他們很可能不會生活得這麼好。","說農民工是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發動機一點也不過分。"現在則有越來越多農民工要求有人傾聽他們的聲音。


来源:RFI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