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麥產區大旱蔓延 糧價最高漲21%(圖)

發表:2009-02-10 20:2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北方乾旱仍在蔓延,小麥及其他農作物大面積嚴重受損,中國部分地區糧價大漲,稻米和麵粉價格最高上漲21%。圖為山西一處小麥田乾旱的情況。(AFP PHOTO)

中國北方乾旱仍在蔓延,截至目前,大陸共有15個省、市出現不同程度的旱情,其中,河北、山西、安徽、江蘇、河南、山東、陝西、甘肅八省冬麥區受旱面積佔到全國的96%。受小麥產區大旱、農作物大面積受旱影響,中國部分地區糧價大漲,稻米和麵粉價格最高上漲21%。

據"新華社"對中國農副產品和農資價格行情系統監測,與前一天相較,2月8日,受國內農作物大面積受旱影響,部分地區糧食價格上漲;豬肉價格繼續下降,蔬菜和食用油價格以降為主,禽蛋、水產品、水果和奶類價格穩定;成品糧價格持平。

報導說,2月8日,山東淄博、遼寧鐵嶺、江蘇連雲港、甘肅蘭州和吉林長春的粳米(稻米),遼寧鐵嶺、江蘇連雲港、河南平頂山和廣東汕頭的富強粉(高筋麵粉),江蘇連雲港、吉林長春和山西臨汾標準粉(中筋麵粉)價格都上漲,漲幅在3%到21%之間。各地採集員反映,進價上漲是這次糧價上漲原因。

截至9日的中共官方統計,全國耕地受旱面積達到2億7千6百萬畝,作物受旱面積1億3千6百萬畝。此外,346萬人、166萬頭大牲畜,發生飲水困難。在各地號召抗旱時,不少地區因為抗旱成本過高,農民不得不放棄澆灌農作物,選擇"聽天由命"。

枯黃的麥苗一路蔓延

從河南省會鄭州向東,過中牟、開封、杞縣、蘭考、民權等縣市,一路上所見到的儘是枯黃的麥苗和在田裡冒雨勞作的農人。這種景象沿著310國道和連(雲港)霍(爾果斯)高速公路沒有間斷。而這兩條路穿過的正是中國中部最大的一個小麥主產區---黃淮平原平整得幾乎沒有一點起伏,條塊分割的農田棋盤狀連接著村莊和城鎮。

2008年10月24日至昨日,河南全省已連續100多天無有效降水,受旱面積已佔到小麥播種面積的56%,受旱面積達4350萬畝,其中嚴重受旱870萬畝,有65萬畝出現麥苗枯死現象。

河南是中國重要的糧食產區,對中國的糧食安全舉足輕重。乾旱天氣並非孤立存在,河南和中國北方的河流流量逐年減少,河床甚至乾涸,地表水的減少增加了抗旱難度。

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秘書長、水利部副部長鄂竟平10日通報,目前全國一共有15個省、市出現不同程度的旱情,其中,河北、山西、安徽、江蘇、河南、山東、陝西、甘肅八省冬麥區受旱面積佔到全國的96%,非常集中。鄂竟平稱,當前麥區農作物生長已進入關鍵時期,如果未來15天之內沒有有效降雨的話,下一階段的抗旱工作將會異常艱鉅。

抗旱成本高農民不情願

雖然當局號召抗旱,但是對於生活在底層的農民來說卻有一個現實問題。

據瞭解,河南目前平均灌溉1畝次的成本約15元左右,按照今年的天氣形勢,小麥最少需要灌溉4次,每畝地需要60元左右。一些地下水位較低的井灌區和堤灌區,灌溉成本每畝每次可達80元。

據村民侯紅軍說,他家七畝地,即便是每畝七八百斤的較好收成,也賺不了多少錢。"澆灌一畝地一次光電費就要五十塊,每畝地最少也得澆兩次,加上其他成本,每畝地也要200多塊,這還不算勞力。而一畝麥子頂多賣四百多元,很不划算。"

而張溝村的麥子可能會全部死掉,因為他們實在難以抗拒艱難的水利條件。"我們人吃的水都很困難了,顧不上莊稼了。"申老漢搖下轆轤,井繩緩緩垂下,差不多一分鐘後才碰到水,"我們也想吃上自己種的糧食,可是,一年比一年難了。"

他們只能"望天收"了。"2007年也是大旱,我乾脆都沒有種麥子,而種了麥子的人家也都是顆粒無收,我還把麥種省下了。"王廣文說起往事,"那年,全村只有一戶給麥苗澆了水,引水到田裡至少要用1公里多長的水管。"後來,這戶人家算了一筆賬,收穫的麥子遠遠抵不上澆水耗費的成本。

所以,王廣文不打算打理他的那幾畝薄田裡的麥子了。"死了就死了吧,今年是不指望這些麥子了。"他和幾位村民站在村主任家的院牆外,議論著村莊近處的一家煤礦,他們都在這家礦上做事。"聽說,受金融危機的影響,老闆要在今年開工後把我們的工資降20%."他認為這一年會很難過:麥子顆粒無收,工錢也將減少。

據悉,有些地方的村民不打算再挑水澆地,而是選擇"聽天由命"。抗旱代價高、糧價低,是許多農民寧願看著麥苗死去也不願動手澆灌的原因之一。

抗旱的"政治高度"

基層官員被要求"哪怕是肩挑手抬,用盆子澆,也要確保每一棵麥苗喝到水""我們也聽說有部隊要送水來,可是,已經等了好幾天了,還沒見有水來啊。"王廣文笑著說,他並不是真的想讓戰士送水來澆麥,那樣做的成本實在太高了。

據悉,河南全省範圍內的人工降雨在籌備中。但當企盼已久的小雨,在炮彈催發後終於從天而降,雨水中,高六卻不願停下手中的活,他覺得這點小雨根本解決不了問題,他扒開濕漉漉的表層土壤。"你看,下面還是乾的。"他抓起一把土輕輕揚起,塵土飛揚。

對於一些媒體宣揚的通過人工增雨,旱情得到明顯緩解的說法,遭到網民的炮轟:"官兵們才澆了幾盤水,幾十年罕見的旱災就緩解了?看看我們的se-hui-zhu-yi多麼的好!西方國家你們就歇菜吧!"

"風一陣,雨一陣,從旱情新聞爆發到明顯緩解新聞前後不到十多天。突然之間就明顯緩解。才幾天,冬麥問題和還沒開始的春耕。這麼快就緩解了。真是~~~無語~~~"

"我是河南夏邑縣的,2月2號至3號領導下鄉檢查時,每臺灌溉機一天補助100元,到4號只有10元,到5號檢查一過,一分都沒有了。我開車轉了三個鄉鎮,問了很多人,都是如此回答,那麼試問河南領導。N個億的抗旱資金哪兒去了?為何檢查一過一分都沒有了?"

"放心,最終一定會奪取抗旱救災的偉大勝利,每畝小麥還會增產多少萬斤"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