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移民加拿大該學習些什麼?(圖)

發表:2009-02-11 01:4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移民加拿大後,我們該學些什麼?幾乎所有的人都能給出確定的答覆:學習語言與技能。確實,語言與技能可以幫助我們找到一個相對滿意的職位,保持一個基本的生活水準。然而,這只是完成了移民的一個基本的目標。之後,還應該學些什麼,並籍此適應加拿大進而融入加拿大。學習語言與技能掌握語言與技能,絕不是移民學習生活的終點,而僅僅是一個開始,一個過程。在我們適應加拿大融入加拿大的學習過程中,語言與技能並不是最重要的,即使你很好地掌握了語言與技能,很好地保持了一定的生活水準,也並不意味著你的移民生活一定是成功的。

在我們移民生活中,有許多遠比語言與專業技能重要得多的東西是必須要注意學習的。

學習懂禮貌

特別是對技術移民而言,大家都受過良好的教育,禮貌誰不懂,還用得著學嗎?先不要不服氣,加拿大文化中的禮貌究竟是什麼,從我們移民的種種表現看,有些人還真的就是不很明白。

記者的外甥女在聯邦衛生部作見習生,她的當地同事談起中國人時,對中國人的勤勞、能吃苦、節儉過日方面很是讚賞,卻也對中國人的某些習慣表示不能理解,比如,進進出出時不懂得女人和老年人優先,不懂得為手提重物者和行走不便者開門;再比如,駕車時不懂得謙讓。在他們看來這些是缺乏禮貌的表現。我的外甥女總是很耐心地向他們解釋,來加拿大的大多數中國人都是受過高等教育有良好教養的人,不是不講禮貌,而是對加拿大的一些禮貌行為不懂,也可能是原來的某些習慣沒有改過來。解釋歸解釋,既然選擇在這裡生活,加拿大的禮貌與習俗確實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看似小節,卻關係到一個人的形象,乃至我們整個移民群體的形象。從另一方面講,禮貌與修養是人類共同推崇的美德,更是我們不能忽視和必須遵守的。

禮貌與修養對一個人的進步與事業也有著很重要的推進作用。記者以前在公司工作時的一位王姓同事,因在國內是搞水利發電的,人稱水電王。水電王在公司的職位是設備維修技術員,年薪大概在四萬左右,這個收入水平對剛剛移民加拿大的人而言是很令人滿意的。但是沒過多久,水電王毅然辭職,他的目標是做回專業工程師,要集中精力突破語言,準備資料。大概過了一年半的時間,水電王如願以償,在美國的一家發電廠找到了專業工程師的職位。談及這一段經歷,水電王說,只能用"幸運"兩個字來表達。他到美國面試那天,發生了一個很有趣的插曲,他從停車場走向辦公大樓的路上,發現他的身旁還有一個黑色皮膚的胖胖的中年女士,快到樓門時,水電王緊走了幾步,打開門,等著這位女士先走。女士致謝,又注意看了他幾眼。面試時,水電王驚奇地發現,這位黑皮膚的女士竟然是這次面試的主試官,她是公司的技術主管。雖然面試中所提出的問題水電王只聽懂了百分之七十,還是如願地得到了職位。水電王的經歷,可以看出一個小小的禮貌行為對一個人的成功所產生的影響及作用。

學習守規則

打開國門近三十年來的中國社會一直處於市場經濟的初級階段,也一直處於這個階段所固有的慾望大膨脹資源大混亂大整合時期,所以道德滑落,規則散碎。但是,如果我們移民到加拿大了,還要把這種觀念與行為帶到移民生活中來,顯然與現實加拿大社會規範格格不入。因為加拿大社會已經形成了完善的市場體系,也已經形成了完善的眾所認同的職業操守體系。如果涉嫌職業操守,恐怕你在加拿大的日子不會好過。

對此問題,記者採訪了一位華人業主,按其要求,隱去真名,稱以H先生。H先生是做豆製品的,北方人,因為佔了先機,加之他生產的豆製品很合華人的口味,所以很快就打進了多倫多的各大華人超市,不到兩年時間,H先生一次付齊了五十多萬的房款,又買了兩輛新車。這種收益水平,當然引起了一些人的眼熱,其中就有一個建廠伊始即在他的企業裡打工者,偷偷學會了豆製品生產技術和工藝,三年後出去在多倫多的另一個區域自立門戶,已經形成了與他的原僱主即H先生的競爭之勢。H先生生氣而又自覺無奈,說:"都怪我們北方人太實在了,當初沒有防備他這一手。

先生是厚道人,不想走法律程序。其實加拿大社會非常討厭這種行為,按一些法律人士言,這類官司一打准贏,用前僱主的技術及資訊而為自己謀利者,等同於盜竊,絕不見容於加拿大的法律體系及道德體系。

學習講誠信

我們移民生活中感觸最深的,恐怕就是加拿大社會的誠信體繫了,誰觸犯了誠信,無疑就是將自己置於與整個加拿大社會對立的立場上。這種狀態下,生存尚且困難,又何能妄談成功。

前幾年有一些小留學生在回國前狂刷信用卡,刷爆幾千甚至上萬,已經導致了這一群體的信用危機,以至於一些商家拒絕東方面孔的人所持的信用卡。小留學生們一去不返,不計身後,如果我們移民也照此去做,恐怕麻煩大了。經常聽到有人產生了信用問題,只能到最苦最累的地方去打現金工,幾乎沒有出頭之日了。

我們移民群體對誠信的忽略往往不知不覺。僅認為落實在紙面上的承諾才有作用,殊不知即使是口頭的諾言也是加拿大社會誠信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出的承諾而不去兌現,在華人社區似乎習以為常,倘是西人社區,此後就別想再與其打交道了。

固然有著語言不通,技能不被認同的因素,但華人不易被其他族裔接納,在加拿大社會不易施展身手,恐怕我們有必要自省:是不是我們的誠信出了問題?

来源:加拿大《北美時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