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的危險因素 (圖)

作者:大紀元編輯部 發表:2009-03-10 09:3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一、環境因素

 1.近距離工作

大量的流行病學研究表明,視近負荷是單純性近視最重要的原因。視近負荷包括過近用眼及視近時間過長。近距離工作和近視的發生及發展存在劑量梯度效應。

研究發現閱讀時間長的學生近視患病率表現高於閱讀時間短的學生。閱讀及近距離工作時間越多,近視進展越快(P<0.001);閱讀距離越近近視進展越快(P=0.002)。

同胞間屈光度一致性隨其年齡差的增加而減小。相差2歲的比數比(OR)為5,相差10歲的只有2.5。因同胞之間無論差幾歲,其遺傳背景是相似的,對比數比隨年齡差增加而減小最合理的解釋是:年齡相差小的同胞比年齡相差大的同胞所暴露的環境更相近。

2.營養及飲食

飲食對身體的發育起重要作用。不少人認為營養不良是引起近視的原因之一。營養不良的嬰幼兒可過早出現正視化,從而容易發展成為近視。研究表明素食者近視的患病率高。近年來研究表明,高糖、高蛋白及某些微量因素缺乏和近視的形成可能有關。運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測量發銅及鋅含量發現弱視患者、異常眼軸者及遠視力差者鋅/銅比值明顯低於正常視力者(P<0.05)。另有研究發現發展成為近視的兒童在能量攝入、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1,B2和 C、磷、鐵和膽固醇等均顯著低於未發展成近視組兒童。

3.地區差異及社會經濟因素

城市比鄉村近視的患病率明顯高,這個現象隨年齡增加而變得更加明顯。農村生活更接近自然,空氣新鮮。這和其生活水準、居住環境及飲食營養均衡有關。並且農村學生看電視和用計算機的機會少。

4.照明與閱讀姿勢

關於光線對人眼影響的研究意見不一致。上海曾觀察10所重點中學學生使用檯燈後的視力變化,指出不良的局部照明方式嚴重影響視力。環境與作業面的亮度對比越大,越易引起視力疲勞。白熾燈對視力的影響要比螢光燈大。但也有研究認為照明和近視無關。

閱讀姿勢不良亦會造成視力減退。閱讀距離越近,脖子傾斜度越大。這種姿勢使離讀者較近的視面受頭的遮擋而變暗,引起同側瞳孔擴大,影響視力。有關這方面的研究不多,不能肯定閱讀姿勢不良是近視的原因還是結果。

二、遺傳因素

近視是一類和遺傳有關的眼病。有關近視遺傳問題的研究開始得很早,說法亦多。如隱性遺傳、多因素遺傳;低度近視為多因素遺傳,高度近視為單因素遺傳;單純性近視及少數病理性近視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大多數病理性近視為隱性遺傳。

Duke-Elder很早就提出遺傳的作用。(1)屈光不正可以遺傳;(2)遺傳特性的傳遞由多因素決定;(3)低度和高度屈光不正的遺傳性不同; (4)眼屈光性質主要由遺傳而不是由環境因素決定;(5)雙生子作為研究對象有很重要意義;(6)不同種類的屈光有不同的遺傳類型;(7)<4D近視的遺傳事實表現為單卵雙生子的高度一致性,主要為染色體顯性遺傳,亦有人認為隱性遺傳。雙生子研究發現近視遺傳率0.58- 0.91。Zadnik等分析結果表明父母近視史與孩子屈光不正的相關性比兒童近距離工作與其屈光不正的相關性密切。問題在於孩子在繼承了眼球大小和形狀等遺傳因素的同時可能也沿襲了父母的習慣。

三、眼部因素

1、視覺剝奪

先天性白內障、上瞼下垂、角膜病變、晶體後纖維增生、視神經病變等,均可誘發近視,稱為"視覺剝奪性近視"。 推論嬰幼兒期眼瞼遮蓋所引起的軸性近視是機械效應或熱效應的結果,而不是視覺輸入異常的結果。

2、角膜異常

角膜異常和近視有明顯關係。角膜混濁伴發近視是一普遍現象,主要見於早年發病者,且多表現為高度近視。角膜散光對近視的發生、發展意義也十分肯定。

3、視網膜病變

視網膜色素變性者為何近視居多,原因不明。

4、眼壓

眼壓是保證眼球形狀及維護人眼正常功能的必要條件,在眼球的生長過程中影響眼球的軸長,即近視與青光眼之間有一定聯繫。如青光眼出現在嬰幼兒期,眼球壁向各方向延展,形成"牛眼"。如眼壓升高出現在前部鞏膜完全發育成熟後,後鞏膜易受壓力作用而膨脹,使眼軸變長。David等及Tomlinson研究發現眼壓和眼軸正相關。

統計資料表明高度近視的開角型青光眼發生率為正常人的6∼8倍。而在開角型青光眼中,近視率46.9%,高於正常人群(近視率為30.9%)。

5. 眼的調節和輻輳

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時,為了看清物體,調節不斷加強,睫狀肌持續收縮,引起緊張或痙攣而引發近視。近視形成伊始調節力處於低下狀態,為看清目標而靠近物體,於是睫狀肌功能更趨降低,如此惡性循環使近視進一步發展。

四、戴眼鏡

配戴眼鏡矯正近視已有百年歷史,目前戴眼鏡仍是矯正視力最主要的方法。Parssinen的隨機臨床試驗顯示雙焦眼鏡或閱讀及近距離作業時不戴眼鏡,不能阻止近視的發展。

眾多的證據表明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在近視的發生及發展中的作用是毫無疑問的,但兩種因素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各佔的比例如何尚不明確。遺傳因素是內因,是前提;環境因素是外因,是決定近視發生的條件。假如我們能夠用流行病學有效的方法測量有關的危險因素,用可靠而準確的統計方法排除混雜,就能得出遺傳和環境因素交互作用情況的結果。

来源:大紀元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