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三百政協委員拒絕到會創記錄(圖)

發表:2009-03-14 03:2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政協會議大會現場

中國媒體報導,今年"兩會"期間,多達300多名全國政協委員拒絕參加會議。這是60年來"兩會"從未遇到過的情況。有評論認為,"兩會"已同"春晚"一樣讓國人反感。

據南方都市報披露,到星期二為止,拒絕參加"兩會"的政協委員已達301名,他們拒絕與會的理由是"兩會只讓歌功頌德","代表與胡錦濤座談只能念事先經過審核的發言稿"。

全國政協編輯的委員出席缺席簡報透露,本次"兩會",經濟、文藝界委員缺席空前之多。全國政協第二次全體會議應出席委員2千235人,缺席252人,其中84人沒請假。全國政協第三次全體會議缺席委員更增加到301名,其中103人未請假。

這是歷屆"兩會"從未發生的怪事。以往雖有個別委員缺席,但都會經過請假批准。而這次301名政協委員缺席,其中103人不屑請假,實為60年來"兩會"從未有過的驚人現象。

分析:某種抗議之意

北京的資深媒體人凌滄洲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政協委員不出席"兩會"有多種理由。他說,首先,有的人可能到屆了,他幹不幹無所謂了,因此就不出席;其次,有的委員不出席也許有表達抗議的意味;但是這麼大規模的委員不出席,而且被媒體披露,這確實算是今年的新聞。

凌滄洲說:"其中可能也有某種抗議的意味吧。就是在某些個體上。但是我們不能說它是一種集體的抗議。本身來講就是,今年網路上對‘兩會'的代表、委員的質疑和批評的聲音都是非常尖銳的,而我們看到的是,在網路嚴控的情況下,網路上依然有對這些代表、委員的批評。所以,我覺得這也反映了整個中國社會的一種思潮吧。"

分析:兩會無聊至極

香港資深時事評論員何亮亮在接受美國之音的採訪時說,香港明報的一篇社論嚴厲地批評了那些缺席的政協委員,認為既然給了你名譽,那麼需要你完成職責的時候你卻缺席了。但何亮亮指出,他覺得可以反過來看這篇社論,那就是為什麼這些委員不願意去開會。

何亮亮說:"其實看今年的‘兩會',在北京採訪的,不要說是海外的記者,包括中國內地的記者都說是無聊至極,覺得沒有意思。政協會議沒有意思,人大會議也沒有意思,以至於中國內地的媒體公開這樣說:希望‘兩會'不要降低到‘春晚'的水平。這是在深圳的一家報紙就有這樣的評論。這是很大膽的評論,但是這樣大膽的評論也就是因為民眾普遍有這樣的想法。"

何亮亮認為,從這一事件也能看出中國現行政治體制的一個非常嚴重的弊端,因為中國的體制就是黨委決策,政府執行,那麼,人大和政協除了歌功頌德還能幹什麼呢。

何亮亮不無調侃地說,現在人們已經把‘兩會'戲稱為‘三會'了。何亮亮說:"如果不歌功頌德,他們剩下的就是‘三會'了。第一就是叫做‘熬會',因為開會是煎熬呀!坐在那兒講話言不及意,有的人講些無聊的話,那麼你也被迫坐在那兒熬;第二叫‘逃會',我乾脆就逃了,我不來了;還有一種叫做‘跑會',就是利用到北京的機會跑自己的事情。 這就變成新‘三會'。那麼,由此也看得出來,就是中國的這個‘兩會'制度到現在有點窮途末路了。"

分析:中國官場態勢

另一方面,多維新聞網的一篇題為"從兩會看中國政治的保守取向"的評論說,"兩會"的"民生"重點原本是胡溫政策的特性,也是中國社會發輾轉型需求的反映,但與十六大相比,十七大後的中國政治明顯呈現出保守特徵,一些具有鮮明個性的官員先後淡出公眾視野,落實科學發展觀所帶來的新氣象也被金融危機所沖淡,轉變經濟社會發展方式的既定方針雖然沒有改變,但也因保增長退出主流議程的次席。

香港時事評論員何亮亮認為,這篇評論的判斷準確地反映出當前中國官場的一種態勢。

何亮亮說:"有一些可能很有個性的官員看到前車之鑒他也就不作聲了。整個的官場呢,講的好聽它是和諧,講的不好聽就是只有一種聲音,沒有反對的聲音。所以就造成‘兩會'的這種空洞化和娛樂化。‘兩會'它作為一種陪襯,作為一種花瓶的作用是越來越明顯了。"

来源:美國之音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