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財產公開:不難的"難題"

發表:2009-04-28 16:1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自從在兩會期間成為熱點話題之後,關於官員財產公開的議論繼續深化。

本月早些時候,湖南省瀏陽市發布了"官員財產公示"的通知,要求科級官員申報個人收入、個人財產及子女就學和入股投資等情況。

這似乎意味著,官員財產公開開始變成行動。然而,這一項舉動使我想起了十多年前開始的官員選舉。這樣的選舉不是從國家主席、總理開始的,而是從最低一級行政主管,村委會主任開始的,而且至今仍停留在這一級。

官員財產公開,也不是從主席、總理開始的,甚至不是從市委書記市長開始的,而是幾乎是最低一級的幹部-科長-開始的。

與選舉一樣,為什麼官員財產公開不能全面展開呢?據說,官員財產公開面臨一些重大的"難題"。

困難重重

據報導,97%的官員都反對官員財產公開,並列舉了其所面臨的一系列"難題"。申報財產得民心不得官心。根據媒體列舉出來的,主要有以下一些"難題":

難題一:在中國實行官員財產公開成本太高,要設置很多人和機構去登記、核實。

設立與官員財產公開有關的機構並錄用相應的人員的確會產生一些成本需要納稅人承擔。 然而,如果不付出用於官員財產公開的成本的話,就要付出官員濫用權力的成本。後者之大,前者之小,是完全不成比例的。所以這個財產公開的成本是必須付出的成本。

前蘇聯有過這樣一個笑話,官員要大家論證蘇聯只能一黨專政,有位蘇聯人回答說,蘇聯決不能搞多黨制,一個政黨的重負都快把我們壓垮了,若要搞多黨制,肯定成本太高,必將民不聊生。不付出監督官員財產的成本,就得付出官員濫用權力的成本。

難題二:灰色收入難以界定。

在中國,官員們除有高工資外,還經常"走穴",如去剪綵、考察、考核、觀摩、研討、評比、講課、諮詢等,其中一些人因此獲得大量的灰色收入,收了大量的出場出臺費。一些官員擔心灰色收入被曝光。

但凡是灰色的收入,就是應該申報的收入。即便這些灰色收入來源於一定的利益相關方,不一定違法,但是,知道官員與利益相關方的這種經濟聯繫對於公眾來說也是有必要的。

所以,灰色的收入即使難以界定,也要放到陽光下。再說,灰色的收入本身就意味著,它不是白色的收入。

難題三:官員財產公開在技術上有難度。

中央紀委的一位高級官員在兩會期間列舉了官員財產公開的一些技術上的難度:比如金融的實名制、現金流通、財產登記等制度。可是,從另一個角度看,實行官員財產公開,恰恰有助於推動制度建設,加速中國的法治化進程。

難題四:官員及其家屬對財產公開有牴觸。更有人打出了傳統牌,說不露富是中國的傳統。因此官員財產公開有悖於中國的這一傳統。

一些官員更是以隱私權為理由,不認可財產公開。其實,那些對財產公開有牴觸的人,可以選擇不當官。既然要當官,就必須向公眾證明自己是清清白白的。

不是民眾想瞭解官員的隱私,而是官員必須向公眾證明,公共權力在自己的手中沒有變成私利,並為此接受公眾的監督。

難題五:實行官員財產公開有穩定之憂,可能對中國的政治穩定造成不利影響。

這也許是最大的"難題"。但是,如果官員財產一直不公開的話,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腐敗假定!就是說,如果官員不敢公開你的財產,老百姓肯定認為你都是腐敗的,老百姓只能得出官員因腐敗而不敢公開財產的假定。如果不公開,就意味著腐敗假定成立。本文一開始引用的簡訊就是明證。如此以往,必將帶來的是更大的不穩定。

每個王朝為什麼會有末年,就是老百姓斷定每個官員都是貪腐的!而且這裡面還有腐敗加倍效應:官員貪污了一個錢,且不公開財產,老百姓就會認為該官員貪污了三個錢,並最終按三個跟這個官員及其背後的體制算賬。根據加倍效應,被假定為貪污者最終要加倍支付成本。到那個時候再公開,已經來不及了。這是易算的政治賬。

由此可見,官員財產公開是一道不難的"難題",是官員及其背後的體制不可迴避的難題!

摘自 簡訊民謠:《新編官員成語詞典》
知書達禮:僅知道書本知識是不夠的,還要學會送達禮物。
度日如年:當官的日子太好了,每天都像過年一樣。
杯水車薪:每天上班喝杯茶,月底的工資就可以買輛汽車。
知足常樂:知道有人請自己洗腳,心裏就感到非常高興。
見異思遷:看見漂亮的異性,就想搬到她那裡去住。
夫唱婦隨:當官的去歌廳唱歌,太太可能會在後面跟蹤。
語重心長:如果有人對我提意見說話說重了,我會在心裏懷恨很長時間。
不學無術:千萬不要學那些對自己當官沒用的東西。


来源:BBC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