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議人士楊建利再被拒絕入境香港(圖)

發表:2009-05-10 23:0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楊建利

旅居美國的中國留美學人楊建利博士在香港被禁止入境。香港政府沒有說明不讓持中國護照的楊建利入境的原因。這是一年來楊建利試圖進入香港第二次被擋在香港海關無功而返。

楊建利:無奈和不滿

楊建利是設在美國的支持中國民主自由組織--公民力量的召集人。他星期六晚上從臺灣飛抵香港,被香港海關拒絕入境,並在晚上9點半被送上飛往臺灣的華航班機。楊建利深夜回到臺灣。

楊建利在機場酒店接受了美國之音記電話採訪。他說:「過境的時候,海關人員看了我的護照,輸入名字後就開始查電腦,然後海關人員開始笑了,那種笑,很微妙。他不是衝我笑,而是看著電腦笑。然後,就一點頭。然後就拿出一張表填好,對我說:楊先生,請跟我走,有些事情需要處理。我說:我要入境。他說:沒關係,花不了多長時間。只是抽樣檢查,有些事情要詢問。我問:多長時間?他說:15分鐘。」

就這樣,楊建利被帶到辦公室,然後,官員宣布他不得入境。不管他如何詢問原因和理由,香港海關官員的答覆就是死咬住一條。他說:「他們反覆地重複一句話:根據入境條例,決定不讓你入境。我問任何話,她基本上就回答這句話。我問哪一個具體條例?她說,根據條例,不得入境。具體條例?沒法告訴你。」

楊建利被送上晚上9點多飛往臺灣的華航班機,深夜抵達臺北桃園機場,並在星期天上午9點45分上了飛往美國的班機。

楊建利對美國之音說,他進入香港前已經預備了兩套方案,準備被遣返回臺灣,但他還是對香港政府這種不講道理就拒人門外的做法表示無奈和不滿。

在香港政府方面,入境處和保安局對記者的查詢的標準回答是:不討論個案,一切都是照章行事。

楊建利去年在奧運前夕也想進入香港,也被海關擋在門外。

公民力量:中國不講道理

在美國,公民力量辦公室主任蓋赫蘭對美國之音說,楊建利是中國公民,持中國護照,不讓他進入中國領土香港,沒有任何道理。

他說:「非常不幸,楊博士已經一年內第二次被拒絕入境香港了。他是中國公民,持有效中國護照,卻不得入境,這顯然不僅違反了中國法律,也違反了國際法。中國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其人口佔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竟然這樣經常不斷蔑視法治,不講道理,真是匪夷所思。」

分析:當局提前開始緊張

同楊建利一起來香港的還有旅居美國的民運人士汪岷,他持美國護照順利進入香港。

汪岷長期擔任海外民運組織領導人,現在是公民力量主要活動人士之一。他對美國之音說,本來希望能順利入境,但楊建利被擋在門外,說明當局提前開始緊張了。他說:「現在還沒有真正逼近六四,還有差不多一個月。我們(沒來之前)認為他們可能會比較寬鬆。到六四附近一個星期才緊張起來。結果是(不讓楊建利入境),我認為它是提前了,提前把監視海外異議分子、特別是跟六四有關係的學生領袖,增大了對他們關注的力度。」

香港開放雜誌執行編輯蔡詠梅說,奧運前夕,同樣持中國護照的中國留歐學人張裕也被香港海關打了回票,遣返歐洲;現在又到了六四緊張時期,當局會更加嚴密監控海外異議人士的。她說:「上次楊建利(去年3月)就持中國護照,它們讓他進來一次。肯定後來它們檢討,尤其在今年這麼敏感時候肯定不會讓他進來啦。97之後,香港特區政府是按照北京的意思辦事。」

楊建利80年代來美國留學,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哈佛大學拿到數學和政治學兩個博士學位。1989年6月,他曾回中國參與民運。2002年,他用假名護照進入中國被捕,被判處5年徒刑。他2007年獲釋,中國當局給他補發中國護照,禮送有美國綠卡的楊建利回到美國。

去年到今年,除了楊建利,還有旅居荷蘭的獨立中文筆會秘書長張裕、旅居德國的民陣主席費良勇、旅居澳大利亞的民陣副主席秦晉等多位海外知名異議人士在香港被禁止入境。另外,89學生領袖王丹、丹麥藝術家高志活等也接到了香港支聯會的邀請,來香港參加紀念六四20週年活動。他們能否成功入境香港,目前還不得而知。

来源:VOA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