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建築震害分析》報告引發討論(圖)

作者:聞劍 發表:2009-05-27 23:1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由清華大學等院校專家撰寫的《汶川地震建築震害分析》報告近日成為媒體關注的對象之一,因為報告披露了汶川地震中倒塌和被毀嚴重到無法修復的學校建築竟是政府辦公大樓的四倍多。

圖片:映秀鎮上製藥廠扭曲的廠房(記者林迪)

用於培養祖國明天的校舍倒塌和被毀嚴重到無法修復的數量竟是政府的四倍多。為什麼?中國哈爾濱建築大學建設經濟管理研究所關柯教授表示:

"一般政府在建築物設計的時候,等級就考慮高一些,學校一般不太重視。另外,學校也沒權,設計得就比較簡易。那個時候也缺乏抗震的觀念,也沒有規定說學校建築要加強抗震。"

中國官方的最新數據顯示,地震中四川省遇難和失蹤的學生共計5335名,遠遠低於非官方的估計。這麼多學生死於官方所說的"不可避免的天災",2008年曾到四川地震災區實地勘查美國加州地質調查局地震工程專家黃漠見表示,天災的成分有,人禍的因素也有。黃先生以美國為例表示,學校和醫院等公共建築的抗震要求比辦公樓要高:

"一般來講,地震力的設計比平常的辦公大樓多大概一半。比如說抗震力是多少就要乘1.5。"

記者:"也就是說學校的校舍和醫院的建築物抗震的要求要能比一般的辦公大樓要高?"

黃先生:"對,抗震力要求比較高。其他的要求也都比較高。當然,因為要求比較高的話,建造的費用也比較多,就要比較貴一點。"

說到抗震建築成本問題,有資料顯示,抗震烈度每增加一度,結構的成本可能要增加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左右。除了經濟因素之外,關教授還認為,社會防震抗震觀念薄弱也是釀成汶川悲劇的重要原因之一:

"還是過去對學校建築、醫院建築的抗震等級要高的這個問題沒有被重視,工程設計規程裡面就沒有這個要求。當然過去經濟條件也不好。為了少花錢,修得不那麼堅固。我想這是主要的。就是經濟條件的限制。"

汶川地震已經過去一年。中國政府能否從中吸取教訓,使類似的悲劇不再發生?黃先生對此表示:

"每次大地震會迫使建築設計規劃全部改進,都學到了經驗了嘛。就是說你現在的建築物比50年代的要好多了嘛。四川學到的經驗可以拿到北京去,北京今後也會地震,雲南那邊就更不用講了。肯定會改進的。唐山大地震大概也學到了一些東西,只是說學到東西就可以傳給下一代。"

有意思的是,對於學校建築嚴重垮塌的原因,參與《汶川地震建築震害分析》報告調查的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副教授馮鵬近日表示, "單純質量問題不會造成大規模倒塌,原因是多方面的。" 這多方面原因的真正原因耐人尋味。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自由亞洲電臺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