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電臺打工經歷的「潛規則黑幕」

作者:莫書 發表:2009-05-31 23:2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一直以來都對電臺情有獨鍾,很小的時候,家裡還只安放了比較粗笨的台式收音機時,便對這個神奇的能發出聲音的盒子充滿好奇,父親用了一個月的工資把它抱回家的時候,我興高采烈的圍著它左蹦右跳,當悅耳悠揚的聲音從它裡面婉轉地傳來,我會安靜的坐在籐椅上,一手托著腮,一面聆聽著當時並不怎麼懂的對白,有時會學著裡面鏗鏘有力的新聞播報,也有時會深情脈脈地朗誦一些拗口的詩歌,母親便會笑著說,只要你用功,長大了你也會成為那裡面的人。

但那時便心裏嚮往著有一天自己的聲音也會從那裡傳來,成為真正的電臺主持人,那時的夢幼稚而懵懂,但的確在當時成為我渴望實現的夢想,然而當我不懈地為之奮鬥的時候,我離開了為之魂牽夢縈的電臺,人生並非像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

畢業前的日子,總是風捲殘雲,大家都玩樂的肆虐瘋狂,全然不顧臨末分手的傷感,習以為常的分別,然後在最後散夥飯的時候,大家一醉方休,各奔前程而去。由於自己的喜好與專業(我學的專業是新聞與廣播)我衡量再三,在一個同學的推薦下,決定去S市的文藝廣播電臺應聘,這家電臺在S市的知名度較高,因此許多同專業的同學都前去應徵,還記得面試的一天,雖然說不上人山人海,但也是人流攢動,好不熱鬧。

面試我們的是一位年紀稍長,大約四十多歲的男人,戴著一副黑色的眼鏡,斯文而儒雅,一件白色的襯衣,淡藍色的領帶,卻更顯得穩重幹練,他的臉上總略帶一絲笑容,親切而溫和,當我看見他的時候,他向我微微一笑,示意我坐下,我畢恭畢敬的奉上我的履歷表,其實當下心裡面便莫名的忐忑不安起來,我向來是無所畏懼的,但面試的場合經歷甚少卻還是有些不知所措,我想大概這就是電臺的臺長了。

他一頁一頁地翻開簡歷,迅速地瀏覽了一遍,便溫和地向我問道:你是Z大學畢業的?

是的,上海Z大學 新聞廣播專業。我有些緊張的答道。

這所大學十分有名的,不過我們看重的是人的能力,而不是學歷。你認為自己有哪些區別於其他競爭者的條件?

我瞭解,我小時候便揣著這樣一個夢想,夢想自己的聲音能從收音機裡面傳出來,為此我報考了Z大學的新聞廣播專業,在學校裡,我負責校電臺的播音工作,同時在一家電臺兼職做一檔《校園歌手音樂擂臺》節目,深受大學生的歡迎。

貴臺在S市赫赫有名,會有相當多的人慕名而來,擠破門檻只求能加入這樣一個強勢的媒體,我相信最優秀的人才與最優秀的電臺合作,會得到雙贏的結果,如果我能加入貴臺我一定會發揮我的優勢,竭誠為之而奮鬥。

他目不轉睛的看著我,眼神投來一些讚許的目光,我驚疑不定,十分詫異於方才自己的一番話,原來的緊張感頓時全無,我想已經事半功倍了。

接下來的面試工作輕而易舉,是吐字發音與播報新聞,這在我是十分易得的事情,當然順理成章的過關。

經過過五關斬五將的幾輪面試下來,最後我們一行面試的幾個同學,能留到最後的且唯一倖免的只剩下了我。當文秘小姐宣布面試成功人員名單的時候,我欣喜若狂,臺長也笑意殷殷的走來,拍著我的肩膀說道:祝賀你,莫書,希望你能加入我們這個團隊,合作愉快。

這個電臺很陌生

我如願以償地進了S電臺,雖然在眾人面前也是風光了一把,但總有些事情出乎人的意料,電臺雖然是一份看似光鮮的職業,但有些規則如果你沒有遵守,出局的必定是一個差強人意的結果。

內幕一:他是臺長,竟然是同性戀

雖然我曾在一家電臺做過節目,但過去的無論是怎樣的成就,人都不應該總回憶過去,抱著過去的光環過活,人應該是往前看的,所以我對自己的定位仍舊是一個資歷尚淺的新人,夢想的成功需要一份謙卑。臺長說你初來乍到,先在各個時段同事的節目中客串嘉賓,這樣做的目的有利於你今後的工作。我連連對著臺長說道謝謝臺長的關照,我會努力的!

晚上有一檔節目是情感訪談類節目《為你相伴》,是同事M君的主持,熬夜的事情在所難免,有一段時間要接進聽眾的電話,共同參與,除了臨場的機智之外,還要更多的部門相互配合,等下了節目之後,已經是深夜十二點,M君卻還要繼續做一個小時的節目.中間放廣告的時間,M君對我說,你去隔壁的房間去休息會,這個時間回去是最不安全的。

也許是身心有些疲憊的緣故,我很快的和衣躺下,漸漸地沉睡入夢,睡夢中只覺得我身邊似乎有人的手在我的身上摸來摸去,我很快的驚醒過來,定睛一瞧,卻是他,臺長,我一時間竟不知措起來,有些慌張,聲音有些顫顫巍巍,只見臺長笑瞇瞇的說道:我看你在這裡熟睡,夜晚會著涼的,就拿來我的一個毯子給你披上,卻把你弄醒了,真是不好意思。我往下一看,自己的衣服卻被脫了一半,慌亂之中迅速的把褲子提了上來,當時一定是窘迫極了,臉有些微熱,恨不得找個地縫鑽了進去,以飾尷尬,臺長倒是鎮定,說到你繼續睡吧,明天可以遲些來上班,好好休息。

看到臺長臨走時笑吟吟的眼神,曖昧卻包含著意味深長的關切,我意識到一個嚴重的問題,臺長一定是同性戀,可我不是,如何才能避免這樣的尷尬繼續發生呢?以後遇見必定是尷尬的,而我還要在他的眼皮底下工作,如果我辭職離開,這樣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就白白流失掉了,前程重要還是尊嚴,我的心裏一直忽明忽暗,不知該如何選擇。然而衡量再三我還是選擇了留下,我強迫自己那是一場幻覺。

第二天,臺長依舊風度翩翩,斯文而儒雅,見了我仍舊是往常的模樣,好像昨天晚上的事情根本沒有發生似得,我亦是覺得如此最好,相安無事。

聽M君向我透露,電臺里許多DJ都是同性戀,這已經是一種文化的現象,或者是一種社會的形態。其中在我們這裡臺長是資歷最深,有著二十年主持經驗的,他至今沒有結婚,雖然在我看來,多少有些病態的成分,但只要與我無關,何必多事呢?

內幕二:手機簡訊息

電臺裡獲利最多的是聽眾參與的節目裡,手機發送簡訊息來與主持人互動,但由於發送簡訊是由電臺與手機用戶的供應商共同來合作的,每條簡訊息按照一條一元的費用來計算,除了扣除一部分供應商的服務費用,剩下的便全由電臺來支持,這部分收入是相當可觀的,而主持人在節目裡是從來都不會向用戶介紹簡訊息的資費情況,用戶也一概不知,主持人的節目裡發送簡訊的數量也與主持人的工資相掛鉤,所以許多的主持人十分鼓勵用戶以簡訊的方式參與節目交流,當電臺變成了無處不在賺錢的工具,媒體的效力又該當何在?

內幕三:令人反感的「垃圾廣告」,藥品虛假誇大其詞

許多電臺礙於生存與競爭的壓力,拚命的投放性藥品壯陽的廣告,利用醫生與患者的對話,直接利用性暗示,比如:「你的性生活怎麼樣啊?一週幾次啊?每次都多長時間啊?」

打進熱線電話進行諮詢的男士回答:「一週兩次吧,每次時間不長,就幾分鐘。」

主持人馬上提高音量說:「那你這樣不行啊,你老婆肯定不滿意啊,快點服用我推薦的藥品啊,現在搞優惠活動,購買很划算。優惠活動只有幾天了,你趕緊買一個療程的藥品,及時打來電話反饋你的效果啊。」

「哦,好的,好的。」男士連連稱是。

利用這樣低俗的廣告吸引更多的聽眾,許多打進熱線來的聽眾95%都是廣告部門安排的,也就是所謂的「托」廣告部門收了客戶支付的費用後,就自己製作節目內容,然後選擇播出時間,新聞業務部門管不到。其實新聞業務部門知道這種廣告節目的不良後果,比如有遭到上級查處的風險,有聽眾對電臺形象的貶低,這些都是有職業追求的新聞人所不願意看到的。由於電臺的經濟收益來自廣告部門,所以電臺很難下決心迅速改變局面。

這些廣告就如同城市的「牛皮癬」一般,既有礙觀瞻,又分明是騙人的鬼把戲,引人上當。「這樣的廣告不知道傷害過多少不明就里的人。」

所謂專家:只有高中學歷

目前電臺做的醫藥類節目多數以治療男性病、婦科病、肝病、性病等難以啟齒的疾病為主。形式都是專題廣告,其中的專家一般自稱是某大醫院主任或權威醫學顧問。

然而,向曉告訴記者,實際上,這些和她一起坐在直播室中,大講醫學原理的人,大多是「托兒」。「有一次節目就要開始了,一位只有20多歲的男生走了進來,當時我還以為他走錯門了,他卻告訴我他就是那個某某醫學教授,後來才知道,他只有23歲,高中學歷。」向曉說,開始遇到這種情況她還會驚訝,後來發現,假專家什麼樣的都會有。

所謂嘉賓:只需培訓15天

「 這些賣假藥的都有一篇背得滾瓜爛熟的稿子,普通聽眾的熱線基本不接,只接那些安排好的‘托兒’,一旦真有聽眾打進熱線諮詢,這些賣假藥的也都有準備好的一套內容答覆。」到電臺做醫藥節目的嘉賓主持已形成產業和專業培訓制度。他只是一個初中生,但培訓15天就上崗了。而他的師傅,當初帶著幾萬塊錢來杭州,靠到電臺做賣藥節目嘉賓,一年就賺了1000萬元。

所謂聽眾:打個熱線賺20元

聽過賣藥節目的人一定有印象,節目中總有些聽眾打來電話說,「某某教授,吃了你們的藥以後,我的病好多了……」真的有那麼多人吃了藥日見好轉嗎?

向曉憤憤地說:「那都是‘托兒’!」她告訴記者,這些人都是假藥生產廠家花錢雇來的,打一個電話能得到10到20元勞務費。「藥托已經形成一種職業,只要留意就會發現,同一天中,不同賣藥節目中會出現同一個聲音,剛剛這個藥托兒還說自己是吃某某藥丸吃好的,下一廣告他就說自己是吃某某膠囊吃好的。」

所謂靈藥:多是澱粉麵粉

有一個同事T曾鬧過的一個笑話,一個賣壯陽藥的「專家」接到了肝病患者的電話,問「我的病你們的藥可以治嗎?」那位「專家」立刻搶著說:「服用我們的黃金生命5個療程就可以痊癒了!」忍無可忍的同事只好對那位聽眾說:「你得的是肝病,應該去醫院治療!」

目睹假專家們的忽悠,T常常替聽眾擔心。一次她終於忍不住問一位專家:「你們怎麼那麼厲害?不看病人就知道是什麼病?吃錯了藥怎麼辦?」沒想到這位「專家」 非常從容地回答說:「放心,吃不壞,我們的藥治不好病,但也吃不壞人……」原來,他們的藥一般都是澱粉、麵粉等無害原料製成。這些騙子通常都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一旦工商、衛生部門來查,他們就馬上搬家,換一種藥,換一個姓,接著忽悠。

電臺收益:每年進賬上千萬

既然要冒賣假藥的危險,為什麼許多電臺還樂此不疲地做賣藥節目?因為這類節目能給電臺直接帶來經濟收入。一般在電臺,這類的節目都是廣告部在操作,屬於軟廣告。臺裡的收費是15分鐘3000元,一個月就10萬,一年100多萬,佔電臺一年總收入的三分之一。

當我看到這一幕幕虛假的意象,雖然我有著許多的懷疑與憤懣,但為了繼續著我最初的夢想,這些卻暫時的被擱淺在意念之外,也許有一天我會終究離開電臺,但我仍舊的清醒,在路上我會隱忍以行,只因為道德的底線不曾違背,雖然我無法預期離開的時間,但請等我,這一切的交付都會很短暫。

来源:搜狐社區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