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地區近年來發生多起暴力事件(圖)

作者:何平 發表:2009-07-07 04:5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7月5日,新疆烏魯木齊市發生嚴重暴力事件。中國官方消息證實,目前死亡人數已達156人。近年來,新疆地區發生了一系列的暴力事件。

圖片:防暴警察在新疆烏魯木齊街上巡邏。中國官方消息證實,目前死亡人數已達156人(09年7月6日 法新社)

中國官方消息證實,上週日發生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的暴力事件,已造成至少156人死亡,800多人受傷,數百輛車輛被毀。這也是近年來,中國維吾爾人參與的最為激烈的抗議事件。本臺記者就此採訪了目前流亡美國的維族政治領袖熱比婭女士,她通過翻譯阿里木先生表示:

"中國政府現在是封鎖消息,把所有的手機、電臺全部關閉了。目前的情況是非常危險的。主要的原因是一個星期以前,也就是六月二十六日在廣東韶關玩具廠大規模漢族平民把這些維族人打死以後,中國警方就根本沒有逮捕一個人。因此,維吾爾民族非常憤怒。所以,星期天早晨,這些年輕人尤其是大學生,他們在烏魯木齊和平示威遊行,就是要求中國政府賠償那些受傷和被打死的維吾爾人的家庭,結果是中國政府用武力鎮壓,進行大屠殺。"

據法新社報導回顧,2008年 5月5日,上海發生公共汽車爆炸事件,造成3人死亡。7月8日,烏魯木齊警方宣布,五名維吾爾族穆斯林因策劃"聖戰"被擊斃。7月21日,雲南昆明市有三輛公交車發生爆炸,造成2人死亡。8月4日,北京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前夕,中國官方指責新疆恐怖份子在喀什殺死17名警員。8月10日,當地庫車縣有十名維族人和一名警員在爆炸和槍擊事件中死亡。8月12日,有三名警員在當地的檢查哨卡被殺。8月27日,在接下來的搜查過程中,又有2名警員被殺,5人受傷。8月29日,警方在喀什地區開槍打死6人,逮捕了3名維吾爾人。法新社的報導說,今年2月25日,來自新疆的一家三口為抗議當地政府的暴力拆遷行為,在北京市王府井商業區引火自焚。4月9日,中國政府對去年8月4日暴力事件中的兩名維族穆斯林執行死刑。6月26日,廣東韶關發生維漢兩族員工群體鬥毆事件,造成120人受傷,多名維族人因傷勢過重死亡。

中國官方的報導指責這次事件是由境外組織指揮、煽動的暴力犯罪。熱比婭女士通過翻譯表示,上週日發生在烏魯木齊的暴力事件,是中國政府長期實行對維族人高壓專制的結果,也是當局刻意製造民族對立的悲劇:

"海外挑撥不可能產生這種事情,海外也沒有挑撥這種事情。這是中國政府六十年來對維吾爾民族的高壓、嚴打、控制、專政、獨裁統治的結果。中國政府有目的地政治洗腦漢民族來仇恨維族人,把維族人當成是中國的敵人,所以,這些維族人忍無可忍。這是震驚世界的一場悲劇。"

回顧近年來新疆維吾爾人參與的抗議事件,美國紐約城市大學的政治學教授夏明認為,新疆發生的事件,受到國際和國內兩方面背景因素的影響:

" 新疆的事件它有國內的因素還有國際大背景,它和東土耳其斯坦運動應該說是相連接的。而另一方面,我覺得從中國的角度來看呢,中國官方認為他們對少數民族好像覺得我們已經做了很多的工作了。那麼但是從中國整個少數民族的角度,他們在中國目前現有的體制下,他們還受到打壓,他們宗教自由和文化自主都還沒有得到保障。"

夏明教授指出,中國政府由於沒有在宗教和民族文化的層面對少數民族給予足夠的理解,而以主觀意識所推行的民族政策只能步入更深的誤區:

" 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在於中央政府是把它的一種良好的願望強加給中國的少數民族身上,它是說我認為你該需要什麼。那麼現在呢,我覺得中國政府的一個基本做法就是把他們的訴求往疆獨上去挂,然後把疆獨往恐怖主義去挂。那麼,這樣的話就會把這些事情都會誤判,把這些事情弄得更大。"

據報導,目前烏魯木齊市部分地區已實行交通管制,並設立哨卡,追捕事件的參與者。熱比亞女士呼籲國際社會對維族人目前的處境予以關注。








来源:自由亞洲電臺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