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了,總想做點出格的事(組圖)

發表:2009-07-13 23:4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畢業了,總想做點出格的事!"

"畢業了,想搞一場華麗的秀,跟大學生涯做最後的告別。"

這樣的帖子,在今年6月的"畢業季"前夕,在全國各大高校的校內BBS上可謂屢見不鮮。這不,還真有應屆畢業生策劃了令人瞠目的"出軌之舉"。日前,復旦兩個男生以"裸奔照"慶祝畢業迅速走紅網路,一組如芙蓉姐姐嫵媚自拍式的某男生學士服照也在網上熱傳。一時間,個性化的畢業慶祝方式成為備受熱議的話題。

在大學校園裡,另類的畢業狂歡有哪些"經典態"的路子?在這怪招迭出的背後,年輕學子們寄託了怎樣的人生心態?這幕特殊的盛夏"畢業景觀"會給畢業生們留下怎樣的心理印記?為此。《青年週末》記者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查採訪。

清華可能現在特別同情我們吧。去年是他們裸奔,今年終於南下到復旦了。

復旦"裸奔男"的網路成名史

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當《青年週末》記者開始"畢業出軌季"的調查時,幾乎每一個被問到的人,都會反問一句:"另類的畢業慶祝方式?你是指復旦‘裸奔男'那種?"

連日來,裸奔,幾乎成了畢業出格之舉的頭號標籤。這一切,大概發端於6月27日前後。當時,復旦校內BBS上出現了一組慶祝畢業的全裸照片。在這些圖片中,主角是兩個頭戴學士帽、全身不著片縷的男生。兩人背部上畫了英文字母"I(我)"和一個愛心符號,臀部上畫上了"F"和"D"兩個字母,代表復旦首字母的縮寫。

這組"裸照"一經發表,立刻轟動網路。照片迅速被轉貼到校外的網上,很快,各大門戶網站上都出現了這批"裸照"。復旦"裸奔男"由此在短短几天內走紅網路。

當事人顯然沒料到,這一切會來得如此迅猛。

"第二天,他們自己看到網上到處都是(裸奔照)時,已經嚇到了。"7月3日,復旦大學新聞中心老師羅倩就此事接受了《青年週末》採訪。

本來,在給新聞中心打電話前,記者曾聯繫上一位略為知情的復旦本科生。對方透露說,這兩名裸奔男主角並不是網上熱傳的物理系學生,而是2005級光科系的學生。因為復旦校方已對此事頗為震怒,當事人本人也不願接受採訪,作為師弟師妹,他們不便告知媒體那兩個男生的電話。他還是建議記者"實在要聯繫採訪,只能走官方途徑"。

於是,當記者嘗試著"官方途徑"時,卻發現,復旦校方對此表現得頗為寬容。電話那頭,新聞中心的老師羅倩笑語盈盈,幾乎有問必答。

"這兩位同學的身份確認了嗎?"

"確認了,是復旦學生。"

"後來復旦是否聯繫過這兩位同學,詢問他們為何以如此特別的方式慶祝畢業?"

"唔......表示愛復旦呀。"

羅倩話未說完,自己先笑了起來。

當記者提出希望聯繫當事人時,羅倩的回答是:"現在是他們自己不樂意接受採訪。因為這些學生開始想得很簡單,把照片發在校內BBS上,作為一種畢業留念,可能當時要畢業了,覺得感傷,腦子一熱,就貼出來了。他們最初只想小范圍地傳播,沒想到流傳這麼廣,成(網路)‘公映'了。後來學校要瞭解情況,想詢問下是否壓力過大,聯繫了他們的家長。現在家長也知道了這事,搞得兩個學生壓力挺大的。"

說到後來,羅倩還忍不住自嘲一句:"清華可能現在特別同情我們吧。去年是他們裸奔,今年終於南下到復旦了。"

去年,清華雕塑系應屆畢業生付桂衍在清華操場裸奔,他將此舉解釋為離開清華前送給自己的一件禮物。

但綜觀兩組圖片的不同,去年的清華裸奔更像是一場即興之舉,今年的復旦裸奔顯然多了創意和計畫。而在輿論層面上,不僅復旦校方表現出了相當的寬容度,網民們雖時有調侃式的批評,但不少人還是對此持寬容的態度。

另類畢業照--我們班的想法就是一定要雷人

從宮廷大戲到"名利場"式畢業照


畢業季的N種出軌

中國傳媒大學2005級編輯出版專業吳默韜所在班級的另類畢業照 ◎供圖/吳默韜

和"裸奔"相比,拍攝個性化的畢業照,排演另類的畢業戲,似乎是更為大眾所接受的一種慶祝方式。

在《青年週末》記者對數十名受訪者的調查採訪中,吳默韜的畢業照和畢業戲大概算得上最富創意的"代表之作"。

那是一楨如卷軸般展開的長幅合成照片,上面有十幾個身著西洋宮廷服裝的年輕男女。他們頭戴假髮,或坐或立,都擺出頗為明星的架勢。這是中國傳媒大學2005 級編輯出版專業一個班級的畢業照。和傳統畢業照迥然不同的是,這幅"畢業照"乍一看,倒有幾分大牌雜誌《名利場》封面的味道。

"對,我們當時就是參考了《名利場》。"QQ上,吳默韜對記者的評價頗為高興。從7月3日到6日,記者對他進行了多次採訪。這幅另類畢業照背後的故事也逐漸完整起來。

原來,最初的創意要追溯到這幫學生的大一時光。

"當時電視劇《金枝玉孽》特別流行,班上有幾個關係好的同學們互相開玩笑,胡亂叫著‘皇上'、‘皇后'。後來有一次和班主任一起吃飯,大家聊得起勁,就開始想像班上的各個同學如果在古代社會會有怎樣的性格、扮演怎樣的角色。"

就這樣,吳默韜班上的每個同學都被按上一個古代的頭銜,甚至連他們年輕的班主任,都被叫成了"太后"。此後,他們在班級的QQ群中,也以這樣的"宮廷綽號"互相稱呼。

到了大三時,這幫生性活潑的文科生又冒出了新的創意,決定按照"宮廷綽號"的叫法,編一部全班同學參演的宮廷大戲。

"當時,那是個東方版的宮廷故事,劇情編得挺跌宕起伏,挺好看,大家都很受鼓舞。到了大四畢業時,我們學院有一個傳統,叫做正裝晚會,就是所有的學生都必須身著正裝去參加晚會。男生要穿西裝,女生要穿晚禮服。在晚會上,每個班級會有上臺表演節目的機會。"

眼看這是畢業前夕最後一次公開演出,吳默韜和同班同學希望自己能有一個"隆重謝幕",以此作為自己踏上人生新旅程之前的"華麗轉身"。

"我們班的想法就是一定要雷人,一定要讓全場師生印象深刻,做到獨一無二。"

作為畢業大戲的策劃人,吳默韜算是動足了腦筋。

新戲的名字定出來了,戲仿莎士比亞名劇《哈姆萊特》,名字改成了《哈姆特雷》。因為全班的15個同學中已經有兩個去了外地,吳默韜能召集到的"演員"只有13名。

"大四時候大家都很忙。有些人已經在工作單位實習了,在外面租了房子。所以要排練時,還需要請他們從四面八方趕回學校來。"

為了節省同學們的時間,這出畢業戲最後濃縮了劇情,主要追求視覺效果上的"一雷驚人"。於是,6月底的一個晚上,在最後排練了一遍之後,這幫"宮廷大軍"就出發了。

"我們是先在一個化妝室裡化好妝,然後再去學校禮堂。去禮堂的路上,要過一座天橋,因為學校還有一個南邊的校區,和北邊的校區隔著一條馬路。大家提著裙子過天橋時,路上的人看見我們,都跟看見怪物一樣。"說到這裡,吳默韜自己先笑了起來。

當在整個學院"衣冠楚楚"的正裝畢業生突然殺出這麼一支西洋隊伍,禮堂裡轟動了,當下掌聲四起。這齣戲一共演了8分鐘,伴有兩段翩翩起舞的宮廷舞蹈。吳默韜回憶說,效果相當好,以至於當他們頭頂假髮,熱得腦門冒汗時,還要應對台下熱情"粉絲"的合影要求。

"我們還穿著這套衣服,拍了這一套畢業照。"當時,吳默韜在QQ上給記者發來這組號稱"正式"的宮廷風格畢業照時,記者有些吃驚,難道這幫"85後"的學子已經不流行穿學士服、戴學士帽拍照了?

吳默韜"啊"了一聲,連忙解釋:"這個(宮廷照)就是正式的畢業照。我們學院有個專門的畢業紀念冊,大多數班級都是穿正裝拍合影。至於學士服那個,就是在學校裡自己穿上隨便拍。"

說到學士服照,吳默韜又來了勁頭。

" 我們同學在拍正式的學士服照時,也有很多搞笑的照片。因為那個學士服是黑色的長袍子,就有人模仿哈利·波特的造型,專門去買魔杖和圓眼鏡進行擺拍。還有一個女生,她化妝成哈利·波特的樣子後,騎在一把掃帚上,專門設計了動作,每一下都往上跳,照片是一楨一楨地拍,整體連起來,就像一個飛天掃帚的小動畫。"

這樣的另類畢業照,記者在蒐集資料中也發現很多。看來,比起一本正經拍攝學士服照的"70後",現在的"80後"正越來越追求個性化。

畢業季的N種出軌


畢業季的N種出軌

畢業季的N種出軌

北師大男生開播"跨樓點歌臺"

每逢畢業前夕,畢業生們一群群地走在校園裡,時不時地突然唱起歌來,這幾乎是年年盛夏常見的"畢業景觀"。但即使如此"傳統經典"的畢業慶祝項目,有時也會被怪招迭出的畢業生們演繹出另類的味道。

劉蓉(化名)是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的一個女博士生,在學校裡待了多年,她曾耳聞目睹了很多有趣的畢業"出格之舉"。

"今年我聽說中文系的本科男生都集結到女生宿舍15號樓下,大聲地唱歌。可能是臨近期末考試,影響到其他還沒畢業的同學,後來有女生從樓上潑了盆水。"

劉蓉瞭解到這件事,源於這樁趣聞被捅到了北師大的論壇蛋蛋網上。

"當時,就有很多同學出來指責:說潑水的女生們做得太過分,畢竟是臨近畢業,師兄們的心情可以理解。可沒想到,因為這件事在校內的BBS上傳出來,其他系男生覺得這招不錯,好幾個系的男生也自發組織起來,跑到女生樓下去唱歌。"說到這,劉蓉"樂呵呵"地笑了起來。

"不過,話說回來,其實畢業唱歌這事兒,特別容易玩兒玩兒就出格。我記得2006年時,當時我碩士畢業,也出過一件鬧得挺瘋狂的事。"

當時,劉蓉正坐在宿舍的電腦前瀏覽網頁。突然,窗外傳來一片喧鬧聲。

"北師大新蓋的研究生樓都集中在一起。C座女生樓和A座的男生樓是兩棟相鄰的宿舍樓。當時,我出去看了看,發現對面的男生樓裡,有一個宿舍找來了一個大喇叭,正放著一些很傷感的歌曲。音樂聲很大,因為臨近畢業,大家都心懷傷感,當時聽著這歌聲,很有些感觸。"

可僅僅過了一個小時後,事情陡然起了充滿喜劇意味的變化。

"音樂突然停了。喇叭裡突然傳出一個渾厚的男聲:‘Ladies and Gentlemen(女士們先生們),你們high嗎?'那個男生把自己宿舍的電話號碼報了出來,宣布進入點歌時間。瞬間,兩個宿舍樓都沸騰了。大家都扑到窗戶那邊。"

劉蓉和室友都樂壞了,正有人打算嘗試"按圖索驥"地打電話過去,對面男生樓裡又傳出那個熟悉的男中音。這一次,對方的聲音裡充滿了興奮:"大家注意!大家注意!第一個熱線電話已經打進來了,聲音相當甜美。"

描述這一幕時,劉蓉還掐住了嗓子,模仿男士的聲音,聽得記者幾乎要樂出聲來。

於是,就這樣,女生樓裡開始瘋狂地搶撥熱線電話。男生樓裡,喇叭聲中不斷"應邀"飄出被點之歌。

或許是覺得這樣還不夠瘋狂。當"點歌節目"進行到最高潮時,兩個宿舍樓的學生們幾乎都湧到了窗邊。不少宿舍索性拋棄了那個過熱的"熱線電話",直接對著窗戶互相對起歌來。

"當時已經十點多了,鬧得動靜太大了,驚動了不少校領導。當時,研究生院的負責老師,還有保衛處的老師都趕過來了。他們站在樓下,也恰好是男生樓和女生樓中間的空地上,彷彿有些面面相覷的表情。"

與此同時,學生們甚至開始起鬨,要求老師們也唱一首歌。眼看這幫畢業生越鬧越晚,老師們決定上樓制止。

" 因為我們女生樓這邊角度合適,能看清對面男生樓門前的情況。當時,看到保衛處的老師進樓後,C座女生樓這邊,就有個女生宿舍突然大喊起來:‘A座的兄弟們,注意了!保衛處的老師已經上去了,請大家迅速關燈拉窗簾。'因為老師們剛上去時,不知道哪個宿舍在鬧事,關燈拉窗簾後,就有可能查不到了。"劉蓉如此解釋說。

當記者詢問,時隔多年,劉蓉如何去看待當年的這一幕頗為另類的畢業慶祝?

回憶起當年這一幕,劉蓉笑瞇瞇地說:"這可能也折射了畢業生們一種隱藏已久的曖昧情緒,因為即將離開學校,也許從此就天各一方,很難再相見。情不自禁地,大家就通過這種方式發泄了出來。很難去說每個人到底抱有怎樣的心態。就是到了那一刻,吼一吼,唱一唱,才覺得是真正的畢業人生。"

散夥飯

平時一直過著循規蹈矩的生活,在過去是那樣,在將來也會是那樣。突然間,因為畢業,有一個切口打開了,壓抑許久的一面就這樣爆發出來。現在回想起來,當時太年少輕狂。

喝到去交警大隊領人的散夥飯

"散夥飯"是高校學生畢業前的最後一次聚餐,在許多畢業生眼中,那意味著不醉不休、痛哭惜別、互訴衷腸。

但有時候,散夥飯鬧得過了頭,也會成為一種不招人待見的"出格之舉"

在《青年週末》記者眾多的採訪對象中,蘭州理工大學06級畢業生費篤(化名)的散夥飯經歷算得上一個極端,但也因這種極端,讓他對畢業慶祝的狂歡文化有了重新思考。

"那個吃散夥飯的晚上,正好是歐洲盃的比賽,男生們的情緒本來就比較瘋狂。蘭州的學生可能比較能喝酒吧。吃散夥飯時,就把飯館弄得比較狼藉。飯館的夥計和我們爭執起來,雙方互不相讓,這時候,不知道誰叫了110,警車就開來了。"

眼看事情鬧大了,畢業生們立刻緊張了。於是,也不知誰第一個衝出打了出租車,剩下的學生也匆匆跑出飯館,坐上車離去。

可等回到學校,全班同學一清點人數,發現居然少了一個人。

"我們著急了,趕緊回到校門口去問。正好有個擺地攤的人在那裡,他說是看見最後有輛出租車停下,裡面出來了兩個喝得醉醺醺的男生,因為第三個男生把出租車吐髒了,又在醉意中拒付車費,就直接被的車司機拉走了。"

費篤和同學們頓時著急了,不得已之下,他們只好硬著頭皮主動給110打電話。

" 過了好一陣吧,110給我們回了電話,說這個同學正在我們學校所在地區的交警大隊,讓我們去領回來。大家到了那裡一看,又好氣又好笑,那哥們兒躺在交警大隊的椅子上,睡得那叫一個香,叫都叫不醒。出租車司機坐在那裡。我們趕緊給人道歉。後來,警察聽說我們吃的是散夥飯,而且這個醉酒的哥們兒還考上了研究生,就還比較寬容吧,讓我們賠了20元錢的洗車費,就放人了。"

回憶起當年的荒唐事,費篤笑了笑,"怎麼說呢,雖然這頓散夥飯吃得有點過分吧,但就當時的感受而言,還是挺正常的。畢竟,大家相處了那麼長時間,總有些依依不舍。平時一直過著循規蹈矩的生活,在過去是那樣,在將來也會是那樣。突然間,因為畢業,有一個切口打開了,壓抑許久的一面就這樣爆發出來。現在回想起來,當時還是太年少輕狂。"

學校說法

不管是幾零後,他們畢業時,都是二十幾歲的年紀,都正在面臨走向社會的那道坎,那時的感情都是一樣的。

畢業"手段"再另類,感情仍是一樣的

《青年週末》曾聯手貓扑進行了一項調查,標題是"畢業時,你有沒有經歷過下列的‘瘋狂'?"近一週來,已有兩百多名網友參與這項調查。其中,選擇"和同學朋友們聚餐、狂飲話別"佔到總投票數的42%;選擇"在戶外大聲唱歌"的為2%;選擇"擺古怪的POSE拍攝畢業照"的為4%;選擇"在畢業晚會上參與或設計一個與眾不同的節目作為最後告別"的,僅有1票。

看來,對於大多數畢業生而言,專門以"出格之舉"去慶祝的,畢竟還在少數。

每年畢業生時不時為之的出格舉動,會不會讓學校頭痛呢?在歷經了許多屆畢業生的老師眼中,他們又怎麼看待這些臨近畢業就"出軌"的學生?

此前,記者在採訪復旦大學新聞中心時,羅倩老師曾說:"我感覺,其實歷屆學生的慶祝方式還是大同小異的。不管是70後,80後,還是未來的90後,不管是幾零後,他們畢業時,都是二十幾歲的年紀,都正在面臨走向社會的那道坎,那時的感情都是一樣的。"

中國傳媒大學新聞中心的彭老師則說:"其實學校還是很能理解他們。看到這些學生畢業的時候,也不禁會想起自己畢業時,雖然我畢業都很多年了。畢竟,一想到從此要離開學校,步入社會,有些很頹廢的情緒就會以某種方式暫時地表現出來,我們也是都能理解的。"

来源:青年週末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