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北京對國家機密的奇怪定義

發表:2009-07-28 21:0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力拓事件引起澳洲媒體的廣泛關注,而《金融時報〉發表了亞洲人權研究員凱恩的評論文章。題目是:北京對國家機密的奇怪定義。文章說,直到2005年,有關中國國內自然災害的資訊還屬於國家機密。即便是一些已經公開流通的資訊也會帶來麻煩。師濤案就是很好的例子。

《金融時報〉作者凱恩的評論文章《北京對國家機密的奇怪定義》中寫道,中國人代會 上個月公布了一個國家保密法的修訂案。但這個修訂案的關注重點是電腦裡儲存及網上流通的資訊,對於國家機密定義的廣泛標準並沒有任何改變。

凱恩在文章中說,如果外國投資者們以前認為他們不必太關注中共在基本權利方面的作為,那麼力拓事件應該使他們警醒。他指出,在中國的外國投資者通常對於在他們商業利益之外的任何法律的改革和增加透明度這些問題並不關心,也從來不努力去推動。但力拓一案顯示出,當中共政府認為他的利益受到威脅時,外國投資者再不跨出商業利益的界限時,這個態度並不能保護他們。

文章說,在中國的外國公司通過力拓案在中共國家機密法律方面上了一個速成課。這個法律可以把一個極大範圍內的資訊都定為國家機密,包括同'經濟和社會發展'有關的資訊以及十分模糊的'其他問題'。國家和地方官員可以在一些材料已經出版後決定這些材料是否為國家機密。而這些決定卻不能通過法律的管道進行挑戰。

力拓的四名員工,包括一名澳大利亞籍人士被指控在鐵礦石價格談判過程中竊取中國的國家機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讀者推薦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