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老百姓被逼得走投無路才會去北京上訪

發表:2009-08-08 03:1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週四,中央政法委秘書長周本順在全國涉法涉訴信訪工作會議上強調,實現涉法涉訴信訪秩序的根本好轉,必須樹立"不到北京也能解決問題"的導向,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層,"為新中國成立60週年慶祝活動創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中國維權網站"民生觀察"的負責人劉飛躍在接受本臺記者採訪時表示,雖然"把問題控制在基層解決"這種說法一方面表現政府對社會不穩定因素和群體性事件的擔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政府在解決訪民問題的途徑上存在嚴重問題。

中央政府近日出臺了關於加強和改進涉法涉訴信訪工作的意見。其中指出,各級政府機關要以"案結事了、息訴罷訪"為目標,扭轉上訪人"不信基層只信中央",非要到北京才能解決問題的狀況。中國維權網站"民生觀察"負責人劉飛躍指出,其實一些老百姓就是因為問題在地方沒有辦法得到解決,被逼得走投無路才會去北京上訪:

"很顯然,訪民從全國各地到北京去上訪,對於他們來說本來就是一個費時費錢、勞民傷財的過程,同時還要遭到官方的圍追堵截。我們接觸到的很多訪民都說的很清楚:要是問題在地方能夠得到解決,誰願意那麼辛苦地、還要冒著風險到北京去?"

劉飛躍介紹說,這種試圖把問題壓在地方的做法其實一直都存在。每年各地地方群眾到北京上訪人數,中央都有記錄,並會以此作為對地方官員的考核指標。如果某地到北京上訪的民眾太多,相關的地方官員不僅會受到懲罰,甚至還有可能烏紗帽不保。在這種政策下,就會使訪民受到打壓、人權受到侵害。他說:

"地方上為了不讓訪民到北京去,會對他們採取關黑監獄、拘留、勞教、甚至判刑等手段。所以我們認為強行把問題壓在地方,不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涉法涉訴信訪居高不下,客觀上是利益格局深刻調整、社會矛盾易發多發的綜合反映,主觀上是政法機關執法理念、執法能力與人民群眾的期望不相適應的集中表現。"民生觀察"工作室負責人劉飛躍認為,要解決訪民上訪、民眾不滿的問題,必須要從制度上、體制上解決。

" 需要對官員的絕對權力進行監督、制約,同時還需要一個尊重法律、尊重人權的制度,這才是解決包括訪民問題在內的一系列社會問題的基礎。因為造成訪民上訪,造成他們人權經常受到踐踏,造成群體性事件不斷,都是因為權力受不到制約,因為一些官員胡作非為、踐踏法律、欺壓百姓、與民爭利的做法造成的。因此就需要一個民主、尊重人權的制度才能有效解決這些問題。"

週四,中央政法委秘書長周本順也提到,把問題控制在基層解決,也是為了給"新中國成立60週年慶祝活動創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距離10月1日國慶越來越近,中國政府對民間社會的政策也在進一步收緊。維權網站"民生觀察"負責人劉飛躍認為,政府人為地設定一些所謂的"敏感時期",反而不利於社會的穩定和民眾的人權。他說:

"在這個收緊過程中出現了很多侵害人權的案件,這種做法反映了當局的一種統治思維方式。我覺得這是一個思想和觀念的問題。像國慶,本來應該是一個普天同慶的日子,但是卻造成這麼多人間悲劇,是很不應該的。"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德國之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