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未未談譚作人案和他自己被軟禁過程(圖)

發表:2009-08-12 21:3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艾未未在自己的花園裡

本週三(8月12日),中國成都地方法院就四川維權人士譚作人"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案進行了一審審理。參與調查5.12汶川地震死難學童身份人數的著名藝術家艾未未特意從北京趕往成都準備為譚作人出庭作證。但是週三凌晨,他遭到強行闖入旅館房間的公安人員的扣押。據艾未未所述,他遭到警察的毆打並被限制人身自由達11個小時之久。由於人身自由受到限制他無法到庭作證。德國之聲記者電話連線了艾未未先生。

德國之聲:艾未未先生,據說您在為譚作人出庭作證前遭到公安人員的扣押。現在您在什麼地方?

艾未未:他們已經解除了對我的軟禁。是在對譚作人的庭審結束之後,他們立刻恢復了我以及同行幾個人的自由。但是他們沒有給出任何扣押的理由和原因。我被扣押了整整11個小時。

德國之聲:您能不能為我們介紹一下事情發生的經過?

艾未未:我和左小祖咒昨天晚上(週二)到達了成都。吃過晚飯回到旅店的時候我們發現有一輛便衣的車停在旅店門口,當時我們也沒太在意。回到房間之後因為旅途的疲勞我們就休息了。到凌晨3點鐘的時候,突然聽到走廊裡傳來嘈雜聲、吆喝聲和腳步聲摻雜在一起。還有人砸門,非常恐怖。有人在我們的門外吆喝" 警察"。我在屋裡問:"你們怎麼證明是警察?為什麼深更半夜用這種方式砸門?"這時候有人一腳把門踢開了。進來的人打了我,雖然不是很重,但是我的臉還是腫了。

後來我發現跟他們爭論沒有任何意義。比如說,你問他們"你們為什麼要打人",他們說"我哪打你了,我沒有打你,誰見我打你了?"他們已經完全是街道式的流氓。你無法想信一個國家穿著制服的執法者能做出這樣的事情。我問一個警察:"你們怎麼能這樣打人?!"那個警察回答說:"我打你,我打死你都可以!"所以說,可以看得出他們身為執法者對法律的態度。

德國之聲:當時進入房間的警察有幾個人?

艾未未:當時闖入我的房間的有4、5個人。警察已經進入每個人的房間,把所有人都拉到走廊裡站著。其他人也有被打的。後來警察帶走了4個人,加上後來被帶走的兩個,總共有6個人被抓。

德國之聲:這6個人被帶到什麼地方去了?

艾未未:不知道,你問警察,他們也不說。

德國之聲:今天早上凌晨3點開始,您被警方扣押了11個小時,這麼長時間您被允許做什麼?

艾未未:一直到下午2點20分,我們一直被扣押在旅店裡。這樣就非常有效地阻止我們接近舉行庭審的法院。這樣我們也沒有機會和其他表示抗議的人進行交流。因為有大量的朋友和遇難學生家長也前來支持譚作人。在旅店裡我們不能出去,他們(警察)坐在走廊裡。我可以用手機向外發送短消息。我用這種形式把消息發給那些關注這件事的人們。

德國之聲:譚作人的代理律師浦志強在庭審前已經知道您不能出庭作證了?

艾未未:他並不完全知道。法院在最後一秒告訴他,沒有辦法通知到我們,因為無法打通我們的電話。這完全是一派謊言。我的每個電話都是能打通的。而且作為法院通知不到證人是因為打不通電話,這也是非常滑稽的。這樣造成浦志強在整個辯護過程中最重要的幾個證人都沒有到場。

德國之聲:譚作人關注調查汶川地震中死難學童人數和身份,並撰寫了有關"六四"的文章。理論上來說,調查汶川地震中死難學童人數和身份不足以給譚作人定"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的罪名。即便您出庭作證,應該對法庭最終的判決也不會起決定性作用。為什麼您還是會遭到阻攔?

艾未未:據說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但是在控訴書上沒有呈現出來。這個原因是一個大型的高度污染的項目,將在成都上游100公里處建造。這個項目事關很多人的利益。譚作人是對這個項目的反對者。這個應該是最重要的理由。六四只是個藉口。

德國之聲:現在一審已經結束,您會在今後的庭審中繼續作為證人出庭嗎?

艾未未:我會一直願意作為證人出庭,但是這是不可能的。從一審的風格可以看出來,四川的公檢法是一心要把這個案子做死的。沒有任何誠意希望這個案件得到公正合理的交代。

德國之聲:您現在還會做些什麼?

艾未未:我們還是會繼續做學生調查工作,使建築質量調查成為更清楚的事實。這從根本上講是對譚先生的支持。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德國之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