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生榮:良知是文明的高度計

作者:雨生榮 發表:2009-08-22 10:4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良知是人類文明的結晶,它包含諸如: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博愛之心、平等之心、廉恥之心、公正之心、誠實之心、正義之心。文明的程度越高,它所包含的文明含義就越多、越豐富、越人性、因此也就越文明。

所以,良知是文明的高度計。一個人、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不管其經濟、軍事實力如何,也不管其歷史悠久與否,更不論其文化發達情況怎樣,都不能因此證明其文明程度的高低,而只有普遍和一貫的良知的存在,才能反映出文明的高度。

法西斯納粹在歷史的某個時候,其強盛和實力儼然要成為世界的主宰,雖盛極一時,但終因良知的泯滅,對人類的肆意蹂躪,最終走向覆滅;日本軍國主義,因良知的回歸,讓國家迅速地崛起,又因良知的曲解,一樣迅速地把國家和民族送入地獄。

歷史有太多血的事例,總是在明示著後人,但同樣有太多的王朝對此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正如杜牧說的:"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從桀王"烽火戲諸侯",到紂王的"酒池肉林",荒淫無度的糜爛,把人類所應具備的基本良知一起腐蝕殆盡,儘管他們也都曾盛極一時,但最終一樣落得身敗名裂,就像離騷說的:"何桀紂之猖披兮,夫唯捷徑以窘步"。

歷史的教訓何等的深刻,人們也知道"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可為何卻總是重蹈覆轍,而為後人而哀之呢?經驗和教訓是何等之多,可為何又總是讓歷史循環,而致自己遺臭萬年呢?這就是因為良知的泯滅,這全是因為良知的喪失。

良知能夠在羈絆中循歸正道,良知需要在監管中才不致天馬行空,良知必須在爭議和竟進中才會茁壯成長。良知在潔淨的土壤中能夠遍地開放,因此,一個自由和民主的國度良知就會普遍的存在,最終就能讓文明發揚,就會民富國強。而良知如果普遍缺失,或許也能繁榮一時,但最終就像插在水中的花枝,雖也會爭紅鬥艷,但其壽命注定是短暫的。

秦朝的覆滅就是一個血腥的歷史樣板,他因良知的迸發"泰山不讓土壤而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而成其深,王者不卻眾庶而成其德"而一統天下,又因秦二世的指鹿為馬,誅滅異己而終川壅而潰,從那時起,滅亡的命運便就如影相隨了。

如果良知在人們心中缺失了,那麼,虛假便將大量出現,就像長久伏眠地下的蝗蟲,一爆發就會立即充斥整個曠野;如果良知在社會上缺失了,那麼,弱肉強食就會橫行無阻,就像動物世界一樣,和諧很快就會被吞噬一光;如果良知在生活中缺失了,誠信便沒有生存的地方,就像在鹽鹼地裡插秧,很快就會枯萎死亡。

如果良知在世界上湮滅了,人類最終將把自己毀滅,因為那時候,人們將年復一年的軍事競賽,核武器的威力造得越來越大,人類的命運便就越來越危險,越來越脆弱,因為沒有良知的手是經不住核按鈕的誘惑的。

良知的普遍存在和繁殖,需要公平和正義的土壤和環境。為了自己也為了後人,如果心裏有良知的真菌請讓他發育吧;如果心中的良知已經發芽了,那麼,就呵護她,讓她成長;良知如果已經缺失了,就像招魂士一樣,大聲地呼叫"回來吧,良知";因為良知是人類所必需的。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博客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