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強迫50,000西藏牧民遷移至城市地區

作者:達蘭薩拉報導 發表:2009-08-26 09:1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共政府聲稱"為了保護他們偏遠高寒的牧區的生態環境,解決了近5萬西藏牧民定居的問題。"該政策,對於牧民以逐水草而居的遊牧方式,維持他們的傳統生活方式,成為西藏文化獨特的特徵,帶來災難性的衝擊。

中共官媒新華社報導說,過去4年來,中共政府已安排了來自西藏牧民家庭的49,631人次定居。在中國的遊戲規則之下,西藏遷移活動的破壞性,徹底打擊佛教古老文化地區。搬遷的牧民家庭,是從崎嶇的青藏高原地區,遷至亞洲三條主要河流,黃河、長江和瀾滄江的源頭地帶。據該報告指稱。

由於政策對於西藏牧民維持他們的傳統生活方式,獨特的西藏文化和歷史象徵的能力,具有災難性的衝擊。甚至為西藏高原帶來潛在災難的威脅,隨著西藏牧民住房位於亞洲主要河流的源頭,將影響印度次大陸的幾十億人口的生活。科學家指出,如果繼續開放採礦,整個地區將可感受到災難性的影響。

該報導說,定居政策是為了保護生態環境,不致於因為牧民在遊牧地區過度放牧而遭到破壞。但是,令人驚訝的是牧民獨特和高度發展的遊牧文化,在1950年中國的入侵,全然的遭到破壞。自那時以來,因不瞭解西藏高原偏遠地區牧民文化的現實面貌的中共幹部,而招致北京一連串的災難性政策的侵擾。他們指示政治為先,而不是牧民們的特殊需要。

共黨政權強制實施集體化和新的放牧做法,導致飢荒和草地的退化。50、60年代,新政策強加實行人民公社集體化,對於農作物多樣化的需求,要求種植小麥,舍棄傳統的大麥。西藏氣候較為冷冽,不利於小麥成長,密集耕作不適合的農作物耗盡了土壤的生命力,造成了生態的破壞,草原嚴重的退化,致使50、60和70年代,都在間歇性飢荒中度過。

中國科學家說,西藏冰川正在快速的融化,並警告這可能導致整個下游地區遭受水患。他們還表示,冰川的消失將嚴重威脅亞洲地區的供水。

然而,西藏人說,這項政策破壞了遊牧和文化環境上,可以提供持續西藏牧民放牧牛羊的牧區。牧民在遼闊的西藏草原放牧氂牛和山羊,己超過4000年的時間。牧群,本質上和牧民在惡劣高海拔的西藏高原上生存,是密不可分的象徵:動物不僅提供肉類和牛奶,他們曬乾的皮毛,可以提供搭蓋傳統帳篷使用,以阻隔寒風。曬乾的氂牛糞利用於帳篷內加溫,也可作為炊煮的燃料。還有羊毛、動物皮毛也是牧民衣著的原料。

報導指稱政府在所謂的安居地區提供牧民的職業訓練,並成立一項基金,鼓勵他們自行創業,同時建立新學校和其它設施;新華社引述當地政府官員的話說。中共官員說,2007年,政府最終計畫在於重新安置10萬西藏牧民。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國際西藏郵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