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珠海特區精神日漸消散 官員養尊處優

發表:2009-10-12 14: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珠海特區曾是大陸改革開放"風向標",如今珠海特區闖勁已不復當年。香港文匯報今天報導,珠海政府常年財力匱乏,新產業發展受到很大約束。珠海政府許諾很多優惠條件,但多無法兌現。

報導表示,珠海招商引資與別處不同,以政府為招商主體,但由於政府更迭頻繁,以致每屆政府招商目標不盡相同,造成珠海產業無法形成產業鏈條,支離破碎。珠海各行業規模小,企業數量少。即便在規模大的產業,也多是一兩家龍頭企業獨大,佔據行業比例的80%,其餘都是不成規模的中小企業。

產業組織結構不合理,是珠海多年政策搖擺造成的。80年代珠海全力吸引港澳企業,90年代則力吸日韓、臺灣企業,21世紀是吸引重化工業等大型企業。但引資時,珠海有個明顯的傾向:"有大的,就不要小的"。於是多年來珠海各行業中,都是幾家龍頭企業獨大。

珠海政策向大企業傾斜,迫使很多中小企業遷至中山等地。從1997年到2007年的10年間,珠海年銷售額超過人民幣500萬元的企業總數,一直在3700家到4200家之間波動。

統計顯示,到2008年底,珠海引進的大小項目共有1萬7000個,但到2009年,參與年檢的項目僅有3000多個,成活率不足18%。

報導說,港珠澳大橋雖然將拉近珠海與香港的距離,橫琴開發讓珠港澳合作有了新載體,但珠海最終能否抓住這幾乎是最後的機遇。

香港智經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朱文暉曾做過一項調查,諮詢過數百家香港投資機構,得出的結論是,即便港珠澳大橋修通,香港也很少有投資機構願意到珠海投資。原因何在?多名港商表示:珠海行政效率慢、審批難。

来源:中央社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