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珠海特區精神日漸消散 官員養尊處優

發表:2009-10-13 11:5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珠海特區曾是改革開放"風向標",如今珠海特區闖勁已不復當年。香港文匯報今天報導,珠海政府常年財力匱乏,新產業發展受到很大約束。珠海政府許諾很多優惠條件,但多無法兌現。

報導表示,珠海招商引資與別處不同,以政府為招商主體,但由於政府更迭頻繁,以致每屆政府招商目標不盡相同,造成珠海產業無法形成產業鏈條,支離破碎。珠海各行業規模小,企業數量少。即便在規模大的產業,也多是一兩家龍頭企業獨大,佔據行業比例的80%,其餘都是不成規模的中小企業。

產業組織結構不合理,是珠海多年政策搖擺造成的。80年代珠海全力吸引港澳企業,90年代則力吸日韓、臺灣企業,21世紀是吸引重化工業等大型企業。但引資時,珠海有個明顯的傾向:"有大的,就不要小的"。於是多年來珠海各行業中,都是幾家龍頭企業獨大。

珠海政策向大企業傾斜,迫使很多中小企業遷至中山等地。從1997年到2007年的10年間,珠海年銷售額超過人民幣500萬元的企業總數,一直在3700家到4200家之間波動。

統計顯示,到2008年底,珠海引進的大小項目共有1萬7000個,但到2009年,參與年檢的項目僅有3000多個,成活率不足18%。

報導說,港珠澳大橋雖然將拉近珠海與香港的距離,橫琴開發讓珠港澳合作有了新載體,但珠海最終能否抓住這幾乎是最後的機遇。

香港智經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朱文暉曾做過一項調查,諮詢過數百家香港投資機構,得出的結論是,即便港珠澳大橋修通,香港也很少有投資機構願意到珠海投資。原因何在?多名港商表示:珠海行政效率慢、審批難。

軟實力下降,讓再次面臨機遇的珠海無比尷尬,成為珠海走出困境的絆腳石。多名學者感慨,珠海如果把握不好,港珠澳大橋即使開通,珠海可能僅僅變成是一個通道,最終是"尾氣留下了,經濟放走了"。

此外,珠海行政效率低下,早已為珠海市民、企業詬病。據透露,今年上半年,珠海某些政府部門僅完成全年工作的30%。

珠海各經濟園區對政府效率抱怨尤其大,一些園區項目,國家、廣東省的手續幾天就能辦妥,但在珠海市的手續反而需要幾週。官方項目都如此緩慢,其他更是可想而知。這一切,與改革開放初期的珠海氣魄和速度,形成鮮明對比。

珠海目前面臨高級人才留不住,支柱產業撤離的窘境。30年前珠海是中國青年的"夢工廠",珠海的一舉一動都起著風向標的作用。比如,重金獎勵科技人員、給優秀企業家發汽車、珠海西部的大開發等,令珠海一度吸引全大陸的熱血青年、冒險商人以及在其他地方懷才不遇的科技人員。

珠海還曾創造無數個城市經典語言,例如,"今日借你一杯水,明日還你一桶油"。珠海是中國最早的特區之一,更是中共前領導人鄧小平最早給特區題詞的地方,鄧小平兩次視察珠海,第2次南巡講話的主要內容也是在珠海誕生。

吉林大學珠海學院珠海城市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華本良表示,目前不止珠海,整個大珠三角,包括港澳,在經濟發展中都缺乏"闖勁",這種現像在珠海更突出。

他說,"珠海公務員待遇比廣、深都要好,以致於他們養尊處優,沒有了當年的特區精神,缺乏創新。官員辦事拖拉,怕擔責任,只看領導眼色行事。"

廣東當代經濟研究中心楊正滸博士,就是當年闖蕩珠海的百萬尋夢者之一。他指出,30年前年輕的特區人懷抱夢想到珠海創業,當年的年輕公務員,如今已是40、50歲,沒有了激情,公務員體系也沒有活力。

楊正滸表示,1994年在朋友邀請下來到珠海。"我朋友曾於20世紀90年代初從甘肅至珠海創業,當時正值珠海‘科技重獎'人才之時。"那時,珠海對於高科技人才,獎勵價值人民幣100萬元的別墅一棟,還贈1輛汽車。但很多得獎人不久後都離珠海而去,"我朋友僅在珠海待了1年半就回了蘭州。"

離開的不僅是人才,還有支柱企業。巨人和金山兩大軟體公司總部離開珠海,對珠海衝擊很大,軟體行業一度受挫,珠海成為國際軟體外包基地的夢想也隨之破碎。

儘管如此,珠海仍然有吸引力,就像30年前,遊玩珠三角的人都願意去珠海轉一趟。但心境不同了。過去到珠海是為了創業,現在是為了休閑。

今天的珠海,更像一個風景美過歐洲、閑散勝過英法的"養老勝地"。但特區開荒牛的精神,特區人敢領風氣之先的魅力,都蕩然無存了。


来源:中央社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