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面臨空前的國際貿易保護主義重壓

發表:2009-10-15 11:4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正面臨空前的國際貿易保護主義重壓,據統計,目前世界各國正計畫或準備實施的貿易保護措施有134項,其中77項針對中國。

新華社報導,作為全球第3大經濟體和世界經濟增長第一貢獻者的中國,正在面臨空前的國際貿易保護主義重壓,嚴峻的前景成為經濟擺脫國際金融危機,並重回快速增長軌道的最大不確定性因素之一。

繼上個月決定對中國輸美輪胎實施3年內分別加征35%、30%和25%的懲罰性關稅後,美國10月7日又宣布對從中國進口的無縫鋼管發起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而歐盟部長理事會又決定對中國輸歐無縫鋼管徵收17.7%至39.2%的最終反傾銷稅。

據報導,歐盟委員會官員透露,歐盟地區幾乎所有行業都提交要求對中國商品加征保護性關稅的申請。

除了美歐等已開發國家,今年9月份以來,阿根廷、印度、巴西、墨西哥等開發中國家也先後對中國產品發起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涉及氯甲烷、離心泵、螺桿壓縮機、皮下注射器等多種商品。

據統計,至2008年,中國已連續14年成為遭受反傾銷調查最多的經濟體,連續3年成為遭受反補貼調查最多的經濟體。僅今年1至8月,共有17個國家和地區對中國發起79起貿易救濟調查,案值約100.35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6.2%和121.2%。

大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WTO研究院信息中心主任張軍生說,對於中國主要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的經濟體,更多以環境、技術、勞工標準等為藉口發起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將成為掣肘中國產品出口的新藩籬。

受國際貿易環境惡化影響,今年前3季中國出口額為8466.5億美元,同比下降21.3%。

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表示,世界經濟危機會進一步加劇貿易保護主義的傾向,並很可能會成為一種常態。

梅新育指出,中國除了需要繼續積極維護世貿組織的多邊框架體系,運用世貿規則維護自身利益,還需要努力改變企業處於國際分工和全球產業鏈低端的局面,提高產品附加值,完成從"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的轉變。


来源:中央社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