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要再花3000億:三峽成了「釣魚工程」

發表:2009-11-23 08:5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為解決「後三峽」時代的移民安置以及地質災害,還需要大約1700億元人民幣的投資。

中國的一位專家表示,後三峽時代的總開支肯定會超過3000億元。

「釣魚工程」

三峽工程從一開始論證之初就一直具有爭議。而三峽的開支也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而且似乎還在不斷的增加。

多年來一直關注三峽工程的北京政論人士戴晴說,中國官方目前承認的數字是1800億,但中國內部承認已經花了6000億,然而因為後來的災害不斷的發生,其實花費的可能已經不止10000億了。

戴晴說,一些對三峽工程持不同意見的專家和科學家們早就明確指出三峽是一個「釣魚工程」。

它從最初向上報的一個很小的數字,到後來不斷的追加錢,沒完沒了!

錢從哪來?

當初中國政府和一些支持三峽上馬的人士認為,他們可以從世界銀行、亞洲銀行等地籌到貸款,但當這一願望落空後,只好依靠國家撥款。

但即使這樣仍然不夠,因此從1990年代中期開始,中國通過了一個三峽用電基金,即用電費的方式,也就是說家家戶戶所交的電費中已經涵蓋了支持三峽的錢。

戴晴認為,這種通過用交電費的方式來為三峽集資可以說是強征三峽建設基金。

利弊權衡

當初修建三峽是為了防洪和發電,那麼現在電雖然發出來了,然而它卻給航運、地質、移民、氣候、環境等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

2008年發生在四川的512大地震,有人質疑這可能與三峽大壩對地質的破壞有關。

同時,在德國的水利工程專家王維洛在就三峽問題接受本臺的採訪時也曾表示,三峽大壩兩次蓄水,但卻兩度「踩煞車」。

原因是蓄水可能會造成重慶部分市區被淹沒的危險,以及導致長江下瀉流量變小,使下游的水位過低,船隻擱淺等。

因此,國務院不得不兩次緊急暫停。

「翻壩」

戴晴說,大壩建成後由於貨船不能通過大壩的船閘,只好「翻壩」,即把貨船上的貨翻到陸地上,用車來運,然後再翻到船上去。

她還指出,三峽所帶來的種種問題反而又成為三峽官員向中央政府要錢的理由。

戴晴認為要想徹底解決三峽的問題首先要追究直接負責的官員的責任。

然而,由於中國是強權政治,沒有科學決策,決策過程不透明,不民主。

這才是中國在實現現代化的過程中最應該吸取的教訓。

来源:BBC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