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谷歌事件 王丹:早晚會發生

發表:2010-01-15 00:5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美國網路巨擘Google(谷歌)公司考慮退出中國市場。中國民運人士王丹今天表示,"這是早晚會發生的事情"。

據中央社報導,谷歌先前表示,中國駭客去年12月對支持中國人權運動的Gmail信箱使用者發動攻擊,讓谷歌考慮關閉在中國的業務及網站。

六四民運學生領袖王丹告訴中央社記者:"網路確實創造很大的經濟商機,但是限制網路自由,實際上衝擊的也是商業利益。"

他說,他不相信谷歌考慮退出中國是為了道德,而是公司商譽受到影響。"其實影響到整個公司形象的話,也會影響到它在中國以外其他地區的聲譽...在西方市場經濟體系下,商譽是很大的經濟利益"。

近年來,人權團體和美國國會議員屢次抨擊谷歌,不該向中國的網路審查體系屈服。

王丹說:"如果谷歌率先退出中國市場,會對中國政府限制網路自由的作為產生一定的壓力。"

他也說,谷歌做此決定前一定是經過各方面仔細評估,"我相信他們已經相當有把握,我比較有興趣看會不會有連鎖反應"。他指出,如果面臨類似問題的雅虎(Yahoo)也跟進,中國政府的壓力就會非常大。

他指出,谷歌事件也演變成中美"外交問題",他也關注這兩國對此事件的角力。

王丹表示,從中國近來接連發生的網路事件,可以看到在網路的虛擬空間內,"公民社會力量明顯地往上升,國家力量是下降的"。

王丹指出,即使北京當局嚴格管控網路,網路近年來對中國政府發揮的力量愈來愈大。

他舉中國先前要求在個人電腦上安裝過濾軟體的綠壩事件為例,以及反抗官員性侵而自衛殺人的鄧玉嬌案說明,經過網民強烈抗議後,中國政府被迫放棄計畫,法院後來也從要判死刑改成無罪釋放。

王丹表示,他和民運人士友人的電子郵件信箱過去一兩年也常遭侵入,發出批評其他民運人士的政治文章。"所以我們平均1個月換1次密碼"。

他指出,在中國社會轉型過程中,各種力量圍繞著網路的角力所產生的意義,其實遠大於谷歌事件。

他說:"過去大家以為(網路)是虛擬的東西,但其實它很實際,完全不虛擬。"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網際網路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