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研究機構發表中國孩子壓力報告(圖)

發表:2010-02-26 21:1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面臨全球就業危機,許多大學生畢業就意味著失業。對此,中國總理溫家寶希望通過強化教育制度的方式來解決問題。然而不少批評指出,中國的教育制度已經十分嚴厲,孩子們從小學開始就揹負著巨大的壓力。英國國際健康發展中心和中國浙江大學開展了首個針對此問題的研究,並於去年年底發表了研究結果。

在中國的學校裡面,競爭是一個關鍵因素,家長們也會施加壓力,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在班級裡名列前茅。許多人認為,這樣的觀念是深植於中國傳統文化當中的。放學以後和週末時間的課外補習在中國已經十分普遍,甚至是一些學前兒童也都早已提前開始學習各種課程,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倫敦大學學院的赫斯凱斯教授(Therese Hesketh)主持開展了一項名為"中國孩子的壓力和身心狀況"的研究,共有2191名來自中國浙江省的9至12歲的小學生參與了調查。她說:"我們的研究發現,孩子們對考試十分擔心,並且害怕老師。事實上有近三分之二的孩子害怕老師的懲罰,將近四分之三的孩子會經常受到父母的體罰。從症狀上來看,三分之一的孩子報告說,一週內至少會有一次頭疼或是肚子疼,這遠遠超出了任何國際標準。 "

無論是在農村還是在城市的孩子中,無論是獨生子女還是有兄弟姐妹,調查結果均是如此。研究還發現,在班裡排名前四分之一中的孩子更有可能會有焦慮症狀。

趙勇(音)學習研究了中國和西方國家的教育制度。他認為,中國的教育制度過於嚴厲:"競爭,這一點是重中之重。而在亞洲國家的競爭又十分奇怪,判斷一個人實力並不是來看你本身是個什麼樣的人,而是要將你和其他人比較來看你做的是否更好。"

趙勇說,生活中各個方面的激烈競爭會使孩子們開始逃避,沈迷於電子遊戲,逃學,抑鬱,甚至最終導致自殺。他指出:"在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會花費大量的人力成本,但人們常常會忽視這點。並且這個話題還通常是一個禁區,政府也不願公布任何(有關教育人力成本的)數據。"

曾擔任美國"健全兒童項目"委員的麥克柯洛斯基(Molly McCloskey)表示: "作為成人,我們很清楚壓力會如何影響表現,可能會導致我們犯錯,缺乏毅力,精力無法集中等等。但是我們卻忘記了這對孩子來說也是一樣的,在他們面對壓力時也幾乎不知道該怎麼辦。"

趙勇根據他的經驗認為,因壓力過大從而導致孩子同外界隔絕的話,會使他們在以後的生活當中產生問題。赫斯凱斯教授也同意他的觀點:"其他研究的證據顯示,有這種壓力的孩子很可能會在長大以後存在心理健康問題。我認為,家長必須要放鬆心態。人們總是責怪學校,但其實家長才真正導致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

多年來,許多人都希望能夠解決此問題,趙勇說:"中國人一直以來都在嘗試改變現狀,政府和家長都對目前(的教育現狀)不滿意,但每個人也只是說'現狀就是這樣'。"

而如今,政府也在解決孩子減負的問題上面臨越來越多的壓力。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德國之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