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義明律師再次要求公開4萬億投資去向

作者:喬龍 發表:2010-02-27 00:3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北京「兩會」在即,維權律師嚴義明再度要求公開四萬億投資的去向,但被拒絕。而嚴律師下週還將提交一項有關對可公開審理的案件,進行網路直播的建議。

嚴義明律師今年1月上旬,通過郵寄方式向國家發改委、財政部提交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要求公開國務院2008年11月公布的4萬億元人民幣的投資去向,但日前再度被拒絕。嚴律師週五告訴本臺,發改委告知他:「不符合公開條件,但沒有說為什麼不符合公開條件」。

本臺去年曾報導,嚴義明向發改委和財政部提出相關信息公開的申請,最終遭到拒絕。這一次,嚴律師除了要求發改委公開具體項目清單和可行性研究報告外,在去年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兩項內容:一是已審批項目配套資金是否到位的情況,已審批項目出現的問題和解決情況;另一條是涉及自主創新的規劃方案、教育體制的改革規劃和教育經費超過GDP 4%的時間規劃。嚴義明認為,這兩項內容是4萬億投資有效實行的關鍵,只有公開相關信息,才能真正保證公民的知情權和監督權:「行使要求信息公開的權利是作為一個公民享有的法定權利,應該得到國家機關的尊重,特別是像發改委這樣中央級部委的尊重,前一次沒有得到滿意回覆,我覺得是作為公民的權利沒有得到充分的尊重。我們應該繼續通過堅持來獲得尊重」。

2009年11月2日,最高法院發布了《關於審理政府信息公開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徵求意見稿)。嚴律師認為,他申請公開的信息不僅屬於《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及相關規定應當主動公開的事項,更是應當重點公開的事項。他說,四萬億投資的全過程必須接受全民的監督:「公開這類信息本身,也是在維護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如果每一個國家部委信息都做得非常公開透明,我們國家的民主,也會由此獲得比較大的進步」。

常年從事維權的嚴義明曾代理多起證券市場中小股東維權案件,被評為2001年度 「證券市場十大新聞人物」,2002年度被美國《商業週刊》評為當年度「亞洲之星」,被譽為中國證券市場中小股東維權第一人。也因此遭到報復,去年4月13日,三名男子闖入上海嚴義明律師事務所將其打傷。去年起,他多次受到人身威脅。他表示,雖遭到暴徒襲擊,但仍將繼續堅持維權。

全國人大會議將於下週揭幕,嚴義明告訴記者,屆時他有新的提議:「我們還會有新的其他申請,目的就是為了提高社會信息的公開透明度,幫助行政機關和其他相關的國家機關,提高他們的執法能力和水平,下一週要求法院將依法應該公開審理的案件,儘可能做到網路直播」。

據瞭解,中國部分地區的法院最早從2008年出現「網路直播」,先是由上海一中院首次直播庭審一起涉外知識產權案。2009年,各省級法院也進行過一到兩次 「直播庭審」,法院聲稱是為了提升法院的公信力,但劉曉波案,譚作人和黃琦案,當局禁止民眾旁聽,使許多網友認為法院在作秀。

而對於網路直播庭審過程,中國法學專家許志永博士認為:「也許有些案件可以實現,有些案件可能並不適合,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也都沒有做到這一步,有的是涉及名譽權的問題、涉及隱私的問題等等,非常複雜」。

另一位法學博士滕彪認為:「很多案子都是限制公民旁聽,所以政府在審判公開這方面做得很差,庭審直播也做過一些,但完全是作秀,起不到監督司法的作用,因為庭審背後的這些東西,普通民眾還是看不到,所以庭審直播對法院的審判是一種干擾」。

来源:自由亞洲電臺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