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殺人疫苗事件,能否給天堂的孩子一個交代?

作者:冷鋒 發表:2010-03-18 23:1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山西殺人疫苗事件造成了近百名孩子或死或殘,08年陸續發生的事情,直到今天捂著的蓋
子才揭開,不得不承認山西地方政府保密工作出色。這要在大革命時期,都是地下工作的
好苗子。

中國人因為人多,儘管非正常死亡一直居高不下,如果是成年人,都傾向於認為這是發展
的代價,煤礦事故、山體滑坡、火車相撞、交通事故,暴雨雪災、地震豆腐渣不一而足。
只有涉及到孩子,我們才稍微敏感一些,毒奶粉、黑磚窯,廣東拐搶嬰兒事件,能為媒體
聚焦和大眾關注蓋因於此。

在獨子時代,也許幾個家庭的幸福與悲劇繫於一個孩子,為了孩子不會意外夭折,父母堅
持給孩子定時注射疫苗,為此他們付出了慘重的經濟代價,結局卻是孩子的意外夭亡,此
種悲劇慘絕人寰情何以堪?

如果媒體記者都能像王克勤一樣,將靈魂與鏡頭投射到廣闊無垠的悲劇,而不是領導的莊
嚴的表情、恢弘的手勢、氣壯山河的發言,這個族群的傷痛會讓我們寢食難安。而此種不
和諧也許注定了王克勤們的孤獨和無援,而王克勤們的孤獨無援側面見證了絕大多數人的
快樂,無緣無故的快樂。

我也是其中之一,所以,那一個個夭亡的孩子,那一個個抽搐痴呆的孩子,那一個個孩子
背後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他們的名字,他們的影像、她們的哭嚎、他
們的生存狀態、、、、、、。為了和諧,為了不至於絕望,甚至為了廓清迷霧告慰孩子在
天之靈,我們都只能寫意而不能工筆。

細節給我們的壓迫會讓我們艱於呼吸視聽。

而事情的解決,必須回到法律的層面,儘管中國法律是中國政治的婢女。可作為卑微的個
體,除了這個婢女,我們還能指望誰呢?

那就讓我們帶著疑慮帶著惶恐向這個婢女申訴一下基本事實,看看她能否為螻蟻一樣的我
們主持一次公道?

第一,為何發生了幾起嚴重的疫苗事故之後,當局沒有徹底調查?到底需要多少孩子的無
辜枉死才能引起行政的作為?

第二,為何發生事故之後,兩年來一直沒有媒體報導?誰在背後豎起了新的鐵幕?有哪些
部門、哪些人參與了這一集體的策劃和配合,如何具體運作才能做到如此周密密不透風?

第三,當局如何保證杜絕此類現象的再次發生?將採取何種步驟?將需要多長時間?

第四,如何追究相關責任人?是刑責民責還是行政責任?

第五,如何善後?

我一直不相信,我們這個族群有著所謂獨特的劣根性。善忘、怯懦、犬儒、權力崇拜、弱
者相煎、良心泯滅與其說是民族的性格使然,毋寧說是專制的壓迫所致。在權力的長期高
壓之下,為了生存的成本,人們傾向於弱者互殘,就像非洲草原上的角馬,在一個獅子或
鱷魚面前倉皇逃遁、自相踐踏。他們永遠想不到還可以有別的方式,讓他們光明正大跨過
河流。

正因如此,對於草菅人命的無良商人,我不想投入過多的譴責,儘管他們應被詛咒,應遭
天譴。

現在犯罪心理學認為,有些人天生具有容易犯罪的基因,即殘忍的個體在任何族群都存在
,張軍之流在任何國家都有(當然從犯罪社會學角度,每一個人的犯罪都映照著社會的弊
病,社會沒有弊端叢生的問題,張軍們更大的可能只是一個個恃勇鬥狠普通角色),即便
如此,張軍們的殺人只是一種個體行或者一種犯罪團夥的行為,並不具有普遍的意義。但
毒奶粉、黑磚窯、毒疫苗事件背後隱藏著巨大的利益鏈條,某些個體的殘忍只是加速了事
態的發展,而在這些巨大的利益鏈條背後,都有公權力在充當保護傘,更多時候,公權力
不限於收取保護費,而是直接構成利益鏈條的關鍵環節。而這類問題幾乎帶有普遍性。單
一的個案處理幾乎於事無補,要想杜絕此類問題的發生,最終將坐實到老生常談的政治體
制改革,建設有限政府「拆遷」權力尋租空間,擴大媒體自由「圍觀」權力腐敗,建立獨
立的司法體系「跨省追捕」不義和犯罪。

我有一個夢想 :

這個國家的權力源於契約,臣服於權利
這個國家的財富是由智慧和汗水積累
這個國家的發展不靠掠奪子孫的資源
這個國家的公民理性、勇敢、不畏強權

這個國家的公民在家看碟不再擔心權力破門而入
這個國家的公民不必再以生命對抗拆遷

這個國家的胎兒不再「被同意」流殺
這個國家的兒童不再「被意外」虐殺

這個國家以人的尊嚴和自由顯示其強大
這個國家以人的尊嚴和自由顯示其幸福
這個國家以人的尊嚴和自由顯示其文明


2010年3月17日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來稿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