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留學引爆了自己潛在的性格弱點

發表:2010-04-04 23:2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上世紀80年代,留學生在大眾的心目中是最出類拔萃的一個群體。而今,出國留學的門檻降低了,留學生的年紀也越來越小。父母沉甸甸的愛、異國陌生的人文環境和教育體制,給年輕的留學生們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而他們中的一些人,甚至不懂得如何有效地向人求助。

事件回放

小惠高考時成績不太理想,父母商量著賣套房子也要送她出國讀大學。一開始小惠不願意出國,經過幾次說服後同意了父母的安排。小惠「大三」的時候,夫婦倆還特地去新加坡看望了女兒。女兒「大四」時,父親陳先生給學校打去了電話希望問問女兒4年的表現。得到的消息卻是,小惠在大二第一學期就申請退學了。

最終,陳先生夫婦通過小惠的同學找到了她。事實是,小惠的確退了學,回到了自家所在的城市,但是她保留了國外的賬戶,用父母匯的錢泡網吧、逛街、旅遊……聽說父母要到新加坡去看她,她立即想辦法提前到了新加坡等著「接見父母」。回家後的小惠每天在家上網不說話,父母問她為何要欺騙,小惠只回答一句「不想讓你們失望」。

父母的高期望催生出孩子的「虛假自我」

小惠的父母為了讓孩子受到他們認為的更好的教育,不惜花費巨資送孩子出國學習,但小惠自己卻並不想出國。在平日的工作中,這類父母心理專家也曾多次遇到。「他們為了孩子煞費苦心,但是他們的愛是有代價的,他們往往忽略了孩子自身的特點,強硬地要求孩子必須要學有所成,出人頭地,這給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

專家分析說:「從媒體報導中透露的信息來看,父母對小惠期望比較高,而小惠其實沒有足夠的信心去應付留學生活。她內心有很強的內疚感,她很害怕辜負父母對她的期望。」徐勇指出,小惠的這種心理狀態,與她的人格成長模式有關。如果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長期以來一直給孩子傳遞「你必須按我們的希望來成長」的信息,孩子就會發展出虛假自我。虛假自我使得孩子必須滿足別人,比如父母、老師對自己的期望,才能肯定自己的價值。在他們心中,漸漸形成了一些規則,比如,「我必須讓父母滿意」。當他做不到讓父母滿意的時候,就會覺得自己沒有價值。

小惠偷偷地退學,這是因為她無法承受父母對自己的失望。在徐勇看來,小惠的行為純粹是為了處理自己的情緒。這樣做對她來說,可以暫時迴避父母對她的失望。「在小惠心裏,父母也許不是能提供支持、理解的人。」

新環境的壓力易導致逃避消沉心理

雖然在法律上,小惠已經成年,可是剛剛完成高中學業的她,心智發展方面尚不成熟。來到異國他鄉,語言可能是她以及和她有著相似情況的留學生需要面對的第一個嚴峻挑戰。「設想一下,一個二十歲上下的年輕人來到國外,沒有家人的呵護、人生地不熟、上課時,老師講的內容不能完全明白,下課和同學之間的交流又十分有限,回到宿舍面對一大堆作業不知如何下筆。這樣的壓力即使是一個心智成熟的碩士生、博士生也需要花上一段時間消化適應,更何況心志尚未成熟、沒有應對逆境經驗的小留學生。」專家表示,這樣的環境,容易產生兩種消極的結果:逃避、消沉、沮喪;或者激進、易怒、充滿憎恨的心理。

在日常的諮詢中,專家接觸過多例年輕留學生的個案,「有的人是去華人比較多的國家留學,語言上沒有太大的困難,可是他們依舊會覺得痛苦。一方面是他們適應了中國式的教育體制,在新的學習環境下,很難適應。另一方面,由於文化差異的問題,他們無法融入當地的主流社會,常常會感覺到孤單沮喪。」

小惠最終選擇退學,關鍵問題可能是學習不好或者與人交往有困難。人際交往上的困難則會讓她認為自己是個不可愛的人。「她的自我功能沒有發展好,這使得她沒能力去尋求各種資源來幫助自己,她可能都沒有真正地向他人求助過。一個人在遇到困難時向他人求助,在許多人看來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這其實是有前提條件的,前提就是,這個人有良好的自尊感,而小惠在這方面似乎存在一些問題。」

專家支招

父母要鼓勵孩子遭遇挫折時「多吐苦水」

孩子性格的養成和家庭的環境與培養有著很大關係,如果家長以為把孩子送出國就能使孩子在外國的環境中自動成才,那就大錯特錯了。家長們需要思考的是,你們曾經怎樣教育孩子如何面對逆境?怎樣培養孩子解決矛盾和衝突的能力?對於年輕的學生來說,國外是一個沒有保護傘的真實社會,這固然可以磨練他們的意志,但也可以使他們的性格缺點完全暴露甚至爆發。

專家建議,不妨先通過熟人、中介機構等對將要去的國家和將就讀的學校有個大致的瞭解,對在國外學習可能遇到的困難作出預判,列個清單,家長和孩子可以共同商討應對各種麻煩的預案。對於年輕的留學生而言,在異國求學時,父母家人是最重要的支持,父母應該鼓勵孩子充分表達自己,盡量讓他們在電話或者書信裡「多吐苦水」。孫嘉儀說:「曾有父母告訴我,他們聽到孩子哭訴,就覺得非常焦慮。其實這大可不必。出門在外遇到挫折、困難是正常的,相反,如果孩子傳回的都是‘喜訊’,家長倒是應當警覺了。」

積極參與社團活動平衡壓力

對於年輕的留學生們,專家也給出了一些建議。「如果你已經意識到自己的情緒和思想處於失控的狀態時,就該積極尋求外界的幫助了。在一些發達國家的學校裡,一般都會有心理輔導老師。可以找他們傾訴壓力,不必擔心自己的形象受到破壞,或者自己的隱私會被泄露。」

盡快地熟悉和融入到新環境也是十分很重要的。要和當地的中國留學生協會之類的組織建立聯繫,到使館區進行電子註冊,碰到任何問題及時尋求他們的幫助。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參加一些社團活動,籃球隊、足球隊等等都是不錯的選擇,融入團隊會讓人覺得不再孤獨。年輕的留學生們不要只抱「中國團」,要多和當地的孩子交流。

在外求學,學業當然重要,但在學習以外的時間,一定要會玩,通過運動、聽歌、看電影、郊遊、逛街等各種方式來平衡生活。要明白,每個人都需要有一個通道宣泄自己的壓力。找到自己最適合的那一個就好。

来源:新民晚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