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金正日訪華背後(圖)

作者: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專欄作家 加籐嘉一 發表:2010-05-07 02:2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金正日訪華(看中國配圖,圖片來源於網路)

5月1日晚,我接到丹東一位朋友的電話,「中聯要關閉幾天了」。「中聯」指的是中朝邊境城市丹東面向鴨綠江的大酒店。這段時間,韓國、日本等國媒體一直 「潛伏」在同家酒店,開著窗戶,試圖拍攝到朝鮮領導人金正日將軍坐火車「過江」的場景。2月初,我訪問丹東的時候,確實從中朝友誼橋下看到了不少攝影機擺在窗戶外面。接到電話,我立刻反應,「這一刻,終於到了」。

眾所周知,5月3日凌晨5時20分左右,金正日乘坐的專列從朝鮮新義州抵達丹東,停留一個小時,隨後前往大連。9時30分左右,金正日一行抵達大連,並分批乘坐15輛轎車進入位於市中心的富麗華酒店。大連市內限行了交通1個小時。下午訪問大連市區之後,金正日參加了晚宴。這是金正日2006年1月以來時隔4年,也是自從1997年就任國防委員會委員長以來第5次訪華。

對於金正日訪華的消息,5月4日,外交部發言人姜瑜簡單回答了兩句:「對於大家希望瞭解的這一情況,目前,我沒有可以向各位提供的信息」;「中朝是友好近鄰,我們致力於同朝鮮發展睦鄰友好合作關係」。同日,《環球時報》在封面頭條報導說「傳金正日專列進中國——日韓媒體擁入大連市打探,經濟援助被猜是訪華重點」。

金正日訪華及首腦會談往往只有兩個主題:一是談友誼;二是談援助。這次訪問無疑也包含著這兩點。毛澤東和金日成兩位建國英雄是共同抗日的戰友。 1961年,兩國簽訂了《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條約》,建立著軍事同盟關係。中朝兩國在任何往來上堅持談友誼是務必完成的必修課。根據中國海關統計,2008 年中朝貿易總額為27億9300萬億美元(同比增長41.3%)。對朝鮮來說,對華貿易在總貿易中佔6成左右,8成以上的援助來自中國。

「經濟援助」無疑是這次會談的重點之一。「5月」對朝鮮人的生死來說是個分水嶺。此時的種地狀況決定下半年及來年的糧食儲備狀況。短缺的不僅是糧食,還有為種糧食而迫切需要的肥料。最保守計算,朝鮮一年至少需要30萬噸左右的肥料(等於1—2億美元)。倘若中國不提供這塊援助,朝鮮人民將徘徊飢餓的邊緣。

據朝鮮有關人士的介紹,近日,大米1公斤為600朝幣;苞米1公斤為280朝幣;汽油1升為1500朝幣,朝鮮老百姓的平均月薪為1500—2000 朝幣左右(1人民幣等於100朝幣)。公務員拿出一個月的工資只能買3公斤大米,可以說明如今朝鮮經濟的實況。

年11月30日,朝鮮施行了2002年以來籌劃的「貨幣改革」,目的據說是以打壓經濟上的市場要素及氾濫中的資產階級來加強經濟上的計畫要素,鞏固黨的權力,為即將到來的「接班」工作營造正確的輿論氛圍。海外人士一致認為,貨幣改革是失敗的,貨幣貶值導致市場癱瘓,社會不安情緒也在增長。主導貨幣改革的勞動黨計畫財政部長樸南基被免職似乎是個明證。連一名朝鮮駐京官員都表示說,「國內經濟要崩潰了,通貨膨脹太嚴重了,關鍵是已經沒有物品可以買了」。據悉,朝鮮貨幣改革失敗,國內經濟陷入崩潰邊緣之後,有關部門釋放了軍隊專門為戰爭期儲備的糧食倉庫,逐漸把糧食分配給人民,以免大量飢餓者產生。不過,此時此刻,朝鮮極為需要來自中國的糧食援助是個不爭的事實。

除了友誼和援助之外,「發展」也是此輪會談不能不談的重點。我每當到丹東,都明顯地望到隔著鴨綠江,中朝之間呈現出非對稱的發展狀況。中國拿著自己的高速發展,始終無形中向朝方施加壓力:「你們必須進行改革和開放」。對於中國來說,每年向世界上最為封閉的獨裁國家提供大量的援助,一方面是物質上要承擔不少負擔,另一方面嚴重損害自身的國家形象,即使兩國之間仍然保持著同盟關係。

中方試圖暗示「要求」朝方改革與開放,但金正日不會接受「改革開放」這一說法,朝鮮方面很忌諱它,從而說成是「發展經濟」。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中國高官對我說,「朝鮮將落實不改革的開放政策」。朝方已經或即將向中國「租借」羅津、先鋒兩個港口以及新義州的幾個「孤島」。一位朝鮮問題專家認為,「擁有正常思維的外國商人不可能看好朝鮮極為封閉的市場。所以,朝鮮剛開始只能依靠中國國有企業來投資礦產等行業,漸進做好市場,然後讓其他國家的企業拉攏近來」。今年3月10日,朝鮮第一家政策性和商業性相結合的「國家開發銀行」(由政府出資90%,大豐國際投資集團出資10%,註冊資金為100億美元)在平壤正式成立。

「朝鮮通過金正日訪華會不會重回六方會談?」成為海內外媒體的焦點。2008年12月以來,由中國擔任主席國的六方會談始終陷入停滯不前。在各國眼裡,使得朝鮮回到六方會談中對話與協商的平臺對解決朝核問題來說是個相對合理的戰略抉擇。那麼,胡錦濤接見金正日併進行會談的過程中,前者不可能不提六方會談的「必要性」,後者也不可能不尊重六方會談的「重要性」。至於金正日會不會明確答應重回會談,我並不樂觀。至少肯定的是,如此被擱置的六方會談,其公信力本身已經有所下降。

正因為如此,中方才有必要通過實現此次中朝領導人會談來向其他四方展現負責任大國的風貌或東北亞地區主宰者的作用。其中,最大的契機是「天安艦」沉沒事件。各界猜測天安艦「黑幕」很可能是朝鮮所為,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高度升級,至於韓方有識之士認真討論「報復」,形勢極為不利於重啟六方會談。當然,軍隊指揮權不在於本國,而在於美國的韓國當局行使「報復」行為是沒那麼容易的。只是說,半島緊張局勢和互不信任是所有利益攸關者都不願意看到的,尤其是美國和中國。胡錦濤接見金正日意味著中方仍然認真貫徹中朝同盟,關切朝鮮的國家利益,至少能夠為緊張形勢起到緩和作用,何況,4月30日,正訪問上海的韓國總統李明博會見胡錦濤時請求中方能夠扮演「仲裁者」角色。

金正日回國之後,南北之間圍繞天安艦沉沒事件的緊張局勢將得到一定的緩解。中方隨之而得到的名譽是:為東北亞的和平與穩定做出了應有的貢獻。美國、日本及俄國必將對此給予高度評價。這不能不說是中國外交所付出的努力與所贏得的成果。

海內外人士密切關注的最後一個問題是:金正日有沒有帶領接班人金正銀,並親自給中方領導人介紹?目前,金正銀在每週舉行的政治課等場合被宣傳為「金大將」。根據英國《金融時報》2009年6月29日報導,被稱為金正日「接班人」的金正銀曾訪問過中國,並會見了有關領導,視察了若乾城市。假如金正銀跟隨父親再度訪華,其意味更加深長。不過,我的判斷是,他跟隨父親的可能性極小,理由有三:一,即使幾乎沒有外界人士認識金正銀的長相,但在隨後中國官方電視臺等播放首腦會談場景時,其長相有可能被揭露;二,金正日在正式場合向胡錦濤親自介紹「世襲制」的接班人,實際上等於所謂受「冊封」,雙方難以接受這一點;三,即使是很短的時間,在掌握最大權力的金父子同時離開祖國,從圓滿實現繼承,消除權力空白的角度看,難以想像。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FT中文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