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師大學生洗澡死:校醫比學生還慌張

發表:2010-06-30 23:3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在事發大概20分鐘後,校醫終於出現了,讓學生們感到詫異的是,醫生並沒有馬上進行急救。「她好像比我們學生還要慌張,第一時間是掏出手機通知校救護車,然後就僅僅是在一旁注視著傷者。」

6月20日晚,南京師範大學一名學生在宿舍洗澡時觸電,最終導致死亡,該事件被稱為「觸電門」、「洗澡門」。校方尚未公布對該事件的調查結果。

校醫面對傷者比普通學生更手足無措

當晚22時10分左右,南京師範大學仙林校區學生宿舍西苑11棟421宿舍突然傳出「救人」、「觸電了」的呼救聲。

觸電者是421宿舍的宋振強,當時他正在洗澡。他的室友及時發現了這一慘劇。因為衛生間裡有電流,怕再次引發意外,同學們的解救行動被迫停止。

找校醫、打120、找樓層管理人員關電閘,現場學生慌作一團。宿舍樓電源總開關及時切斷,因為沒有觸電營救經歷,學生們都在等待校醫到來援救。

雖說校醫院距離宿舍樓不到50米,但10分鐘過去了,校醫仍未到達現場。朱傑和另一同學將宋振強抬到了樓道裡。

剛剛考上救生員資格的胡振洲同學立即對他開始急救,按壓胸腔做心臟復甦、人工呼吸,「他幾乎沒有了呼吸,心跳很微弱。」胡振洲說。

在事發大概20分鐘後,校醫終於出現了,讓學生們感到詫異的是,醫生並沒有馬上進行急救。

「她好像比我們學生還要慌張,第一時間是掏出手機通知校救護車,然後就僅僅是在一旁注視著傷者。」一位同學在博文中這樣描述了當時場景。

四五分鐘後,這位校醫接替胡振洲開始急救,按壓胸腔、擠壓人中和虎口,不時地拿出聽診器聽心率。除此之外,她做的更多的是不停地回頭張望,有同學認為她在等真正的急救隊伍來接替自己。

22時36分,校醫院急救車到達樓下。

直到22時45分左右,傷者才被抬上急救車送往棲霞區人民醫院,但最終沒有被搶救過來。

事故發生後,校方安排多名保安和管理人員封鎖了11棟住宿樓,禁止外人出入。

中國青年報記者連續兩次探訪宿舍均遭拒絕,所有瞭解該事件的學生也均接到學校通知,禁止他們與宋振強家長接觸,禁止接受記者採訪。

一位同學說:「領導已經找我們談話了,畢竟我們的畢業證在他們手上。」

事實上,早在幾個星期前,11幢樓下就貼出了要學生注意電器漏電的通知。事發當天,419、421、319宿舍都發生了漏電現象。

校方的說法是,漏電是因為宿舍樓電路電器老化所致,但校方多次檢修均未找到漏電原因。

南師大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說,事故發生後,校方會同安全專家、熱水器廠家檢修電路,都沒有找到漏電原因。

校醫院大夫的水平讓師生不敢恭維

事故發生後,許多學生對校醫院醫生的醫療水平提出了普遍質疑。

一條馬路之隔,為什麼校醫將近20分鐘才到?校醫到了居然不會急救,也沒有採取打強心針等急救措施。

記者瞭解到,當天校醫院有醫生值班,校醫院的急救車停在離校醫院不到500米的車隊場地,有專門的司機值夜班。

對宋振強的急救過程,校醫院拒絕提供當天的急診記錄和值班醫生姓名。

事實上,校醫院醫生不會急救在南師大發生已經不止一次。

「要不是我哥們命大,那次可就挂了。」一名同學講述了他見證過的一次急救。

他的同學突發心臟病,20分鐘後校醫院醫生趕到寢室,手裡拿一個聽診器和血壓計,手忙腳亂,沒有做任何急救措施,一個勁兒地問陪伴的同學,怎麼了?怎麼辦?

急救車上只有一副擔架,沒有氧氣瓶,沒有其他急救設備,醫生在車上只是為生病的同學按摩心臟,不斷喊他名字,其間倒是不忘提醒陪護同學,第二天到校醫院交100元的急救費用。

有了這次教訓,他們班的同學發生急診都是直接送大醫院,不再找校醫院。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老師告訴記者,他的同事到校醫院輸液,一位護士問他:「是這樣扎吧?」嚇得老師轉身就走。

一位同學運動受傷,校醫問他「你怎麼了?」

「可能是骨折了?」「你能覺得你是骨折嗎?」「不是骨折估計也骨裂了?」「你能覺得你是骨裂嗎?」……

對於一個青年聚集,學生處在運動量比較大的年齡階段的教育場所來說,骨折扭傷應該是常見病,儲備經驗豐富的醫生該在情理之中。

據瞭解,南師大校醫院現有七八十名員工,學校的急診並不少,多的時候兩三天一次,少的時候十天半月一次。

記者在江蘇多所高校調查中發現,並非南京師範大學一家,除了一些開設有醫學專業的高校外,多數高校的校醫院醫療水平普遍不高。在校醫院就診,主要是圖方便,好多學生教師就診更多的是直接拿藥,而醫生也主要以開藥為主,以及在傳染病流行期間做隔離預防工作。學生對病情稍有疑問都被建議去大醫院救治。

即便是一些很基本的醫療體檢,有的校醫院醫護人員都做不好。對於一般的疾病,醫生開藥基本都一樣,感冒就是板藍根、小柴胡、銀翹片,發炎則開頭孢、小柴胡。

南京某高校體檢,一個宿舍4名學生手臂上都出現了瘀血塊,一兩週後才消失。

另一家高校的校醫院也曾出現急救車20多分鐘才到的現象。還有一家高校校醫院曾將急性闌尾炎病人扔在了醫院門口,讓他自己去急診。

某校學生曾就校醫院醫療水平進行調研,發現該校醫護人員只給學生看病,自己哪怕是小病也要到大醫院去看。

很多校醫院是高校裙帶關係較嚴重的地方

在很多學校,校醫院屬於邊緣部門,是學校裙帶關係較嚴重的地方,成了校方安置親屬的風水寶地。據知情人透露,校醫多是校領導、博導、教授的家屬、親戚,醫護人員技術水平低,服務態度差,師生們都是敢怒不敢言。

在大學城未建成之前,一般高校都在市區,距離大醫院很近,有急診一般都被直接送往大醫院,而大學城建成後,大量學生遷往新校區,而醫療配套尚未跟上。此時,校醫院就成了救命稻草。而校醫院的醫療技術水平讓師生們很失望。

来源:中國青年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