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工資影響出口"的剝削邏輯(圖)

發表:2010-08-02 13:1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目前中國普通勞動者的收入,不管是在絕對值上還是在相對值上,都非常的低。年年要求給予普通勞動者加薪的輿論都沒有停息過,今年尤甚。但是,面對普通勞動者收入極低的現狀,總是有一些不同聲音,比如「市場決定工資論」、「提高工資影響就業論」、「提高工資影響出口論」等等。

這些反對的聲音乍聽起來有些道理,但實際上都經不起推敲。「市場決定論」表面上是尊重市場的調節作用,但是卻無視市場在一定條件下的失效。因為中國普通勞動者不具有工資的談判能力,在權力、資本、企業面前,勞動者居於絕對的弱勢地位,因此勞動者為了生命的存續而不得不接受低劣的工資和工作條件。但是這並不能說低劣的工資和工作條件有勞動者接受就是市場調節的作用,而是強勢幾方聯合打壓勞動者的結果。同樣「影響就業論」則是將企業面臨的稅、費重壓導致的一些企業的壓力不公正地推給普通勞動者,而無視普通勞動者收入在企業營收中佔比很小這一事實。

諸多反對聲音中,最具有迷惑性的就是「提高工資影響出口」。該說認為工資上升提高企業成本,影響出口產品的價格,將導致出口受阻,影響中國的就業,最終傷害勞動者的利益。其實這種論調的流行,負面作用非常大,第一是本末倒置,把出口當作目的而不是手段,相反卻把普通勞動者應該享受的生活和福利忽略掉了。第二,沒有認識到中國的優勢在於是世界最大的潛在市場,而不是無數的廉價勞動力。第三,簡單化地理解工資、價格、出口的數量和邏輯關係。第四,這種論調是造成中國經濟過度依賴出口,結構失衡嚴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發展經濟包括出口的根本目的是促進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福利的改善,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如果短期內(比如三年五載)能夠通過壓低勞動者報酬,從而取得出口和經濟大發展進而迅速改善人們的生活水平,這種做法尚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長期(二、三十年)壓低勞動者收入,以此刺激GDP和出口數字飆升,則是本末倒置。長期保持這種狀況而不思改善甚至試圖固化和延長這種本末倒置的狀況,根本違背了發展經濟是為了改善人們生活的本來目的。

正是由於這種本末倒置的認識,才把中國數量巨大的勞動力看作是一種工具,是一種可以在世界範圍內取得比較優勢的資源,而沒有把人口眾多看作一個巨大的市場,至少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潛在的市場。讓這個潛在市場變成現實的世界最大的市場,主要手段就是提高廣大普通勞動者的收入水平,增強他們的購買力。如果有效地提高廣大普通勞動者的收入和生活生平,那麼世界上最大的市場必然自然的啟動起來,內需必然蓬勃興旺,對於外需的依賴問題自然就解決了。

同時,抱著提高普通勞動者的工資會導致產品價格提升,進而影響出口市場的思路不放,也是在狹隘的角度上看問題。目前中國出口產品的優勢,除了價格優勢外,還有物流和配套的優勢,因此價格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同時,目前中國產品在世界市場上的價格優勢非常巨大,價格彈性不大,因此相當程度的價格提升,不一定會導致市場的萎縮。即使是提高產品價格而導致市場份額稍微減少,但是也會因為產品價格的提升,使得出口額得以保持。何況產品價格的提升,將對於出口產品的結構的提升和優化,起到推動的作用。

不可忽視的是,對於出口的過度重視,客觀上降低了對於內需的重視。同時,低價的出口優勢,也造成出口產品長期停留在低附加值領域。因此,這兩個因素加重了中國經濟結構的失衡,造成出口額在GDP中的佔比過大、內需在GDP中的主導引擎的作用發揮不了、經濟對於外部市場的依賴過大、經濟主動權一定程度上喪失、經濟發展要看別人的臉色。

因此,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才是經濟發展的唯一目的,而出口只是實現這個目的的眾多手段中的一個。不能長期強化手段否定目的。那種希望繼續長期壓低勞動者的收入水平來延續出口競爭優勢,並且反對給予普通勞動者提高收入的做法和思路,是本末倒置的,是錯誤的,需要徹底的反思和糾正。

来源:中金在線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