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話外國口音 在美難獲信任

發表:2010-08-29 11:4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一項最新研究發現,人們不相信有外國口音者說的話,並非「盲目排外」。如果其它人說的話不易聽懂,我們也難以相信他說的話


紐約時報報導,根據最近的研究,對於容易理解的詞語和圖畫,我們不僅會認為它們比較可愛,比較清晰,危險較小,而且也更加可信。

這方面的大多數研究針對的是書面文字。例如,一段文字如果以一種清楚、易讀的文字寫成,人們會認為它比用模糊難認的文字體寫的,可信度更高。同樣,人們傾向於認為。押韻的文字比不押韻的文字更可靠。

芝加哥大學心理學教授柯伊薩(Boaz Keysar)和博士後研究員雪莉.列維-艾裡(Shiri Lev-Ari)的研究發現,口語中也存在類似現象。

他們讓帶有土耳其、波蘭、韓國、義大利、奧地利、德國等不同國家口音的人,對35名受試者朗讀一些無關緊要的詞句,如「螞蟻不睡覺」、「長頸鹿不喝水跑的路比駱駝更遠」等,並告訴受試者,這些說法來自研究者,並非朗讀者自己的觀點,然後要求受試者判斷這些說法的可信度。儘管朗讀者只是「傳話人」,受試者對有口音者的不相信程度,超過了說本地英語的人。

研究者再告訴受試者,他們對非本地人的不相信,來自他們難以理解有口音說的英語。然而,即使受試者知道口音的影響,也不能完全消除這種不信任。雖然人們能夠調整他們對口音輕微者的印象,他們仍然不相信口音嚴重者說的話。

論文第一作者列維-艾裡表示,「在今天的全球化世界,本地人與外地人之間的互動很頻繁」,商人、新聞業者和法庭證人經常訴諸於我們對他們的信任,「但我們卻認為外地人更不可信」。
 

来源:世界新聞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