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獎勵市民「一聲怒吼」

發表:2010-09-14 02:3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四川省會成都市出臺有關見義勇為行為審核認定辦法的修訂細則,將「路見不平一聲吼」列入見義勇為行為。自由亞洲電臺記者石山的報導。

《成都晚報》報導說,成都市日前召開「見義勇為工作會」,會議提到發生在2006年5月的一起入室盜竊案件,案件中,市民黎宗志發現有人正用電鑽鑽鄰居的門鎖,他大喊抓小偷,引起民眾追追趕抓獲了小偷。成都市因此認定黎宗志是見義勇為,並獎勵他六百元。會議提出,將把路見不平一聲吼等行為,列入新修訂完善的《成都市見義勇為行為審核認定辦法》的細則中,鼓勵更多市民見義勇為。

有網民因此調侃說,喊了三個字獲得六百元獎勵,平均每個字兩百元,可見見義勇為是中國社會的稀缺行為。

原北京首都師範大學教授,現在美國的孫延軍認同這樣的看法,但他也認為,成都市民黎宗志的行為確實值得讚揚。

「他是一種正確行為,但是他得到了額外的獎勵,那就是說這種事情在中國大陸已經鳳毛麟角,而必須得靠獎勵民眾才會去學習他。本來是一個正當的行為,任何一個人不用說鄰里之間,任何一個公民,你發現了有犯罪行為,你應當馬上報警;或者你有能力制止的時候你應該制止。孔子說:‘見義不為,無勇也。’這個是一般公民的責任。」

孫教授表示,目前中國社會缺乏正義感,有很多原因,

「前一段時間我們經常聽到說中國大陸有老年人在地上摔倒了誰也不敢去扶;還有一些情況說是有些時候看到小偷偷東西,你不能喊,喊馬上給你帶來危險;另外經常看到大街上有人行暴,但是街上的人都漠然置之,因為第一和自己沒有關;第二可能會有危險;另外報個警他也不做,就造成了很多悲劇。」

美國紐約城市大學教授夏明也認為,當前中國社會缺乏應有的正義感,這和幾十年來中國政府的政策有關,也與目前中國社會普遍的道德缺失和意識形態混亂有關。

「第一,中國人的良心道德教育的缺失。如果我們仔細看共產主義的思想體系,看馬克思的思想體系,它最缺乏的就是良心道德教育。在中國目前的情況下,它不僅是反對西方的這些良善的根本教育,而且也把中國的孔孟之道這些良善法則也都給拋棄掉了,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因為中國的政府,它擔心中國的老百姓過多的建立信任關係和組織關係,有意識地系統地削弱中國民間存在的社會資本。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關係已經不存在了。」

夏教授解釋說,社會急速變動,尤其是在社會急速城市化過程中,民眾心態確實會發生很多變化。即使在美國,大城市中,人們偏居一偶,不理外事的情形也很常見,但在中國沒有人主持正義的情況尤為嚴重。

夏明教授生長於自四川成都,他認為,四川民眾見義勇為的行為,在中國一些其他城市可能確實比較少見。

「因為我在成都長大,用成都話說:‘老子,老子不怕。’所以他還敢去喊?另外成都的市民,我有種感覺他的淳樸的心態、正直的心態恐怕跟其他的沿海一些城市相比更濃厚一些,跟四川人的性格恐怕還是有一定的關係。」

近年來,中國大陸有關見死不救和見義不為的事情常見報端。夏教授表示,這說明在中國社會急速變動的情況下,社會道德和公民意識嚴重缺失。

《成都晚報》的報導還說,目前成都市對見義勇為的審核認定辦法是2007年制定的,已經不能適應目前的需要,需要重新修訂細則,應該把「路見不平一聲吼「的見義勇為行為納入其中。


 

来源:自由亞洲電臺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