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糧食騰貴 外界憂心引發通膨(圖)

發表:2010-11-30 16:5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今年7月份以來,中國農產品等生活必需品價格飛漲,引起各界關注這是否將引發通貨膨脹。儘管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信誓旦旦喊話說他們有能力維持物價穩定,外界仍頗為憂心。

英國《每日電訊》昨日發出一則電訊,報導中國糧食騰貴的情形。報導指出,在北京4顆雞蛋要價人民幣5元,而且價格一天比一天貴。事實上,從今年夏天起蛋價已經漲了將近50%。攤商喊冤說:「我能有什麼選擇?供應商要漲價,我也只能跟著漲價。農夫抱怨穀物漲價、供應商抱怨柴油漲價,人人都在抱怨。」 這樣的不滿情緒讓中國領導者非常緊張。在過去,通貨膨脹是造成社會動盪的催化劑。連1989年的天安門事件都與通貨膨脹有關。如今,通膨仍是非常敏感的問題。

相較於去年,今年的食物價格已經漲了10.1%,令人擔憂中國的經濟是否已經過熱?一般百姓認為,這個數據還是低估的。北京最大的食品批發市場業主李先生說:「只漲了10%?開玩笑吧!蔥蒜從去年以來已經漲了一倍,食用油從今年夏天以來已經漲了25%,米價的漲幅更驚人。什麼東西都在漲。」 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上週宣示要管控棉花、穀物、油和糖等商品的價格。許多分析家指出,這些措施反映出抗通膨已經成了中國經濟的首要任務。

經濟學家認為,這次的通貨膨脹不是因為歉收或寒冬所引起的短期性供貨短缺所致。他們擔心,這是超額貨幣供給所引發的問題。北京龍州經訊 (Dragonomics)的總編米勒(Tom Miller)說:「食物價格是徵兆,而不是原因;(造成這波通貨膨脹的)原因是中國的擴張性貨幣政策,以及不斷攀升的薪資。」 過去兩年來中國行庫貸出的資金,促成了令人憂心的房地產泡沫。一名27歲的律師說:「我倒沒有注意到食物的價格上漲,但我只能告訴你,連我(當律師的人)的薪水都買不起房子。沒有一個年輕人買得起!我做到死,都買不起。」 中國經濟過熱的問題到底有多嚴重?目前看法兩極。大部分的分析師認同高盛亞太經濟學家喬虹的見解,認為這波通貨膨脹失控的風險很低,因為中國的核心通貨膨脹率仍維持在1.6%,而薪資的成長就世界銀行的標準來看並沒有過度。

加拿大皇家銀行的資深策略師傑克遜(Brian Jackson)則沒有那麼樂觀。他警告說,商品價格的攀高再加上美國量化寬鬆的衝擊,很有可能會造成中長期的價格壓力。

《彭博新聞》今天也發出一篇報導,指出中國的通貨膨脹可能在現金過剩的情形下過熱而難以控制。這篇報導訪問了朗伯德街研究公司亞洲分公司(Lombard Street Research Asia)駐香港經濟學家喬伊列娃(Diana Choyleva)。根據她的看法,美國的量化寬鬆勢將帶給中國更大的通貨膨脹壓力。

来源:新頭殼newtalk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