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領移民壓力誰人知?

發表:2010-12-08 21:4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心理問題並不僅僅存在於那些從事體力勞動的群體中,對於那些外表光鮮、事業有成的中年華裔白領中,來自於各方面的高標準、嚴要求和「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壓力,以及婚姻和子女的教育問題,也常常讓他們透不過氣來,從而發生抑鬱的狀況,但幸運的是,這批群體因為受教育程度較高,主動求助和治療的意識相對其他群體較強。

美國心理安康一線牽的亞裔外展教育主任羅潔指出,在她接觸的病患中,有不少人在公司都做到了管理層,擁有較為優厚的待遇,但是因為優秀出眾,來自各方面的要求也都比一般人高,尤其是那些在主流大公司打拼的華人,當升到中高層以後,承受的壓力也就更多,主流的排擠現象也就更明顯。「當升遷的那個人不是自己時,這種排擠感也就更透徹」。

「在主流大公司工作的華裔白領們,站在東西方文化的最前沿,他們所經歷兩種文化的碰撞也最為深刻,即使他們很多人可能已經做到比較高的位置,但也許在日常人際關係中還是無法真正的融入主流」。哈佛醫學院助理教授和麻省總醫院精神科醫師範曉舵指出,來自文化的激烈衝突是許多華裔白領出現心理問題的誘因之一,同時他們往往選擇住在和白人混居的郊區,從環境上來說,具有一定的隔離感。

而有些人則是因為婚姻出現「紅燈」,範曉舵分析,很多華裔白領夫婦因為雙方工作較忙或是一方工作、一方擔任家務,相聚的時間減少,如果雙方長期都沒有作有效的交流和溝通,兩人的分歧越來越大,生活的節奏和步伐不統一時,將很容易出現危機,比如一方已經較快的接受和適應了周遭多元開放的文化,而另一方還是習慣於原有單一的文化中,走的快的一方必然會嫌另一方走得太慢。

範曉舵指出,孩子的教育問題也煩擾著許多中年華裔白領,成為他們生活中又一巨大壓力,而通常出現的困擾不是因為「管得太多」就是因為「管得太少」,管得太多的結果是,孩子的獨立能力較差,雖然學習成績可能很好,但是等到去外地上大學時,缺乏照顧自己的能力,如果遇上挫折或是感情的問題,常常會不知所措;還有就是家長當初忙著打拼和取得合法身份的時候,忽略了孩子,而等發現有問題時,孩子可能已經學會了賭博、吸毒、酗酒等不良習慣。

範曉舵表示,因為許多中年華裔白領多受過高等教育、擁有醫療保險的保障和較穩定的經濟實力,在思想觀念上,對於看心理醫生比較能夠接受,也較為主動,但相比其他族裔,為亞裔提供心理諮詢和治療的機構或是雙語的醫務人員目前還是非常有限。

来源:世界新聞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