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考研忘帶身份證 兩次跪求遭拒(圖)

發表:2011-01-17 22:3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陳女士看著走出考場的考生,惋惜自己一年的努力付之東流

第一次下跪

開考前,因證件不全被帶離考場,她聯繫家人送證件,下跪懇求先進考場

第二次下跪

拿到家人送來證件時開考已過15分鐘,她被拒絕進考場,再次下跪請求

為了考研,36歲的陳女士在上班之餘,苦苦複習了一年多,可昨日上午她到考場後發現沒帶身份證,急忙給家人打電話,陳女士拿到身份證時,開考時間過了近半小時。陳女士兩次跪在考場工作人員面前求進考場,但還是被拒考場之外。

到了考場發現沒帶身份證

昨日(1月15日),201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統一開考。上午8時30分,第一門考試政治開考。

對於36歲的大齡考生陳女士來說,這兩天就意味著「解脫」。「最後一搏,複習一年來,太辛苦。」昨日上午8時,陳女士早早到了考場門前,她所在的18考場還沒有開門。她將包裡的工具和證件整理了一下,忽然她一驚,怎麼沒帶身份證?

陳女士在包裡翻了半天,確實沒帶。她趕緊給家裡打電話,讓母親尋找。8時10分,考場門開了,來了兩個監考老師。眼看著離考試時間就剩下20分鐘,陳女士來不及回鳳城七路的家取證件,她趕緊向其中一名男監考說明情況。男監考讓她等等,這個問題需要匯報。「我一聽讓我等著,想著還有通融的可能。」等了一會兒,陳女士還是不放心,找到了考場的另一名工作人員。聽完陳女士的遭遇,這名工作人員讓陳女士先進考場,可以讓家人隨後將身份證送來。「我趕緊給外地出差的老公打電話,讓他無論如何找人給我把身份證送來。」急得滿頭大汗的陳女士通過金屬探測儀檢測,走進了考場。「還沒找到我的座位,就有人過來讓我離開。」陳女士說,讓她離開考場的是監考老師請示的一名工作人員趙某。這時,其他考生已經拿到了考卷。

兩次跪下哀求 沒能進考場

一看被請出考場,陳女士急得哭起來,她跟著考場工作人員趙某,一直請求先進考場,可是被拒絕。「他們一看我哭了,就讓我離開考場,怕影響其他考生情緒。」陳女士跟著工作人員到了考場所在大樓一層的監控室,再次請求進入考場,對方只有一句話,證件不全不能考試。「我實在沒轍了,我啥都沒想,就撲通給他跪下了。」陳女士說,她下跪以後,旁邊的工作人員都看著她。最終,趙某表示,如果再這樣下去,就以擾亂考場秩序讓她離開考點。

陳女士正哀求著考場工作人員的時候,家人來電話了,正趕過來給她送身份證。陳女士趕緊離開考場,飛奔著跑向考點大門口。拿到了身份證,她火速跑回考場。再次來到考場前,大樓門口的工作人員擋住了她,因為開考15分鐘後,不得進入考場,這時,已經快9點了。

透過考場大樓前的玻璃門,陳女士再次請求見能說上話的「管事」趙某,但還是被拒絕。絕望之下,陳女士再次跪在考場大樓門前,十多分鐘後,她起身默默離去。

昨日上午10時30分,記者跟隨陳女士再次來到考場大樓前。工作人員趙某指著門口張貼的一張考場規則說,考生要持准考證和身份證進入考場,二者缺一不可,沒有絲毫通融的餘地,這是省上的規定;其次,開考15分鐘後,考生不得進入考場,「說什麼都沒用,這就是紀律。」

11年後重拾書本 還是錯過了

今年36歲的陳女士已經工作11年,是西安一家醫院的醫生,兒子今年6歲。為了考上醫學類研究生,在每天繁忙的工作之餘複習功課,專門讓母親來照看家庭。「年齡大了,再也不像學生時代那樣學習了。有家庭、有工作,加上記憶力也大不如前。」陳女士哽嚥著說,這一年來,有數不清的夜晚,她都複習到凌晨2 點多才睡覺。「我去年都考過一次了,沒考上,我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今年的考試上了。」陳女士說,自己已放下書本十多年,去年她複習的時候將重點放在了英語和政治兩門上,結果這兩門過了,偏偏專業課沒過。今年以來,壓力就更大了。

在寒風中,望著考場,陳女士淚如雨下。自己在忙碌的工作之餘,辛辛苦苦複習了一年多,竟然因為一個疏忽,一個夢想擱淺了。「錯過這一次,我可能再也不會考了,我也得盡個母親的責任,管我孩子了。」

「確實有些殘忍,機會錯過了就沒有了。」在考場前,看著悲傷不已的陳女士,一名略微知情的男子說。記者瞭解到,省招生辦確實規定,研究生考試考生必須攜帶准考證和身份證,遲到15分鐘不得進入考場。面對鐵一樣的考試紀律,陳女士說,她知道自己的失誤,可就是一時的疏忽,為什麼不能變通一下呢?

来源:西部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