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領教了日本人的「手機文明」

發表:2011-02-02 21:2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平日裡,總會在公車、會場、餐館、樓道等公共場所,聽到突然響起的高分貝手機鈴聲,接聽者也往往大呼小叫、旁若無人。這種被別人的手機鈴聲、電話內容干擾生活、打斷思緒的感覺著實不爽。而一次赴日旅行的經歷,卻讓我真正領教了日本人生活中的「手機文明」。

旅行團乘坐的飛機在日本東京羽田機場一落地,我便習慣性地打開手機,想要給家裡報平安,卻發現由於疏忽未辦理國際長途業務,手機無法使用。於是,索性關掉了手機,靜享一個真正的無瑣事干擾的輕鬆旅程。

同行的旅客,大都如我一樣關閉了手機。但令我驚訝的是,一路乘坐地鐵、參觀旅行、逛街購物、餐館就餐,卻出乎意料地沒有聽到一聲手機鈴聲、沒有見到一人大聲接打電話,完全擺脫了國內經常遇到的手機困擾。

旅行期間,我們曾在不同的城市僱用當地的司機。一次,司機在我們下車前,徵詢導遊美子的意見,可否互留一下手機號碼。美子爽快答應。當司機告訴完他的手機號碼後,美子便把電話撥了過去。很快,司機揮著振動的手機說:收到了。

我忍不住好奇,下車後便問美子:「你們怎麼都喜歡用振動模式,是不是有專門的規定;另外我在日本沒有聽到一聲手機鈴聲,是不是所有日本人都這樣呀。」美子笑著說:「沒有什麼規定,這只是我們日本人的一個習慣而已,這樣一來,手機鈴聲便不會影響到別人了嘛。」回答平淡無奇,十分隨意,但我聽著卻十分入耳,不禁從心底開始佩服美子、司機以及推而廣之的所有日本人,對他們生活中的文明細節深感敬意。

聽了美子的話,我不禁在接下來的行程中,留意起了日本人的「手機文明」。

曾乘地鐵到商場購物,一上車就發現車廂內的老、弱、病、孕、殘的專座上方,貼有明顯的告示,提醒在上述專座旁,要關閉手機。我實為不解,這些專座旁為何要關閉手機?美子解釋:這是為了避免手機對有些老人和病人心臟搭橋等的輻射影響。一路乘車,又發現不少人在低頭點撥手機發送簡訊。看來,在公共場所,日本人都會自覺地將手機設置在振動檔,避免發出鈴聲,轉以簡訊相互聯繫,以保持公共場所的安靜。

旅行期間,一位同事曾因水土不服噁心嘔吐,我便隨他在美子的引領下到賓館附近的一家醫院看病。一進醫院,就在走廊裡發現了禁打電話的提示牌。我又一次好奇地問美子,經詢問護士才知,醫院限制使用手機,主要是怕影響病人的休息、治療,或避免給助聽器帶來雜音,同時以防電波干擾醫療器械;如果一定要接打電話,必須到醫院特設的「通話室」去打,但不能大聲講話和長時間通話。

一次日本之旅,耳畔少了嘈雜的手機鈴聲干擾,得以讓我靜心感受日本人的「手機文明」。不禁設想,如果國人也能如日本人這樣自覺地管理好自己的手機,將通話的聲音壓到最低,並將這種文明影響推廣到其他類似的領域,那我們的生活將會多麼美好。但願,這一天為時不遠。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