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穎一:「中國創造」的真正阻礙是什麼

作者:杜亮 發表:2011-02-21 13:2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有人說創造性不是教出來的,但是不應忘記錯誤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卻可以把原始的創造性扼殺或者毀滅

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是時下無論政界、商界都在試圖求解突破的重大課題。

2月15日,在第十一屆中國企業家論壇上,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院長錢穎一從教育與創新關係的角度提出了思考。他指出,未來十年是中國要建成創新型國家的重要時期,而新思維從哪裡來?原創從哪裡來?創新又從哪裡來?錢院長通過對比華人教育與猶太人教育方式的巨大差異揭示了「中國創造」真正潛伏的危機所在。

猶太人在全世界只有2000萬人口,而獲得諾貝爾科學獎的人數將近200人。中國13億人口至今只有8位華裔學者獲得諾貝爾科學獎,而且他們的獲獎工作都不是在中國本土完成的。猶太文化一是注重家庭、二是注重教育,中國人對教育很重視投入也很大,但是教育方法與同樣重視教育的猶太人有所不同。

他舉例說,中國學生回到家裡,家長都問:「你今天學到了什麼新知識?」而據說猶太人學生回到家裡,家長卻問:「你今天問了什麼好問題?」

很明顯,前者導向「技能」,後者導向「創造」。

2011年,中國正式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正如很多有識之士指出的,至今為止仍是以大取勝,大而不強。

錢認為,中國的教育特點與中國目前的競爭優勢直接關聯。中國人的教育方法中靠認真刻苦、時間投入、死記硬背、大量做題、反覆練習,可以讓考試成績優異,讓鋼琴演奏熟練,讓生產成本降低,但是這些都不能替代創新和創造。那麼,強從哪裡來?從創造性中來,而人的創造性與教育有直接關聯。有人會說創造性不是教出來的,也許,但是不應忘記錯誤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卻可以把原始的創造性扼殺或者毀滅。

關於創造性的來源,錢穎一認為有三個基本元素:好奇心、想像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它們都不是指向知識本身,而是超越知識本身的。

最後,他發出憂慮,如果一個國家的教育只是致力於灌輸知識而不注重於培養能力,特別是培養好奇心、想像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這個國家就很難進入引領世界的地位。中國教育的今天就是中國經濟的明天。

来源:中國企業家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