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權告急 國際社會「不寒而慄」

發表:2011-04-01 22:3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7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美國日前表示,鑒於中國在阿拉伯世界掀起茉莉花革命之後發起了數年以來最大的鎮壓活動,它越來越擔憂中國的人權狀況。

美國務院國會抨人權

美國國務院東亞事務助理國務卿坎貝爾(Kurt Campbell)31日表示,美國在中國最高領導人胡錦濤今年一月訪美之際,曾就人權問題「公開和私下都進行了嚴肅表態」。

坎貝爾31日在國會聽證會上說:「中國近來發生的系列事件,包括人權律師被強制失蹤和打壓外國記者等現象,增加了我們對人權狀況的擔憂。」

人權團體說,中國政府二月以來針對網際網路上的每週茉莉散步呼籲而加大了打擊力度;至少有26名活動人士被拘押,還有30多人未受指控而「失蹤」 ,包括政府多年以來容忍的著名維權律師和博文作者。

中國政府害怕批評擴大打擊

「大赦國際」亞太地區主任扎裡費(Sam Zarifi)對美國之音表示,中國政府大約近兩年以來對批評越來越敏感。 他說:「中國政府對批評越來越敏感,對被認為是異議人士者進行打擊。不過在過去幾個月,這種打擊行動擴大到了那些不應該被認為是異議人士的人身上。」

扎裡費說,遭受打擊的包括那些為土地權益抗爭和要求官員實施問責者的律師。這些問題雖然並非異議人士關注的範疇,但是仍然成為政府打擊的目標。

扎裡費說:「在中東發生‘茉莉花革命’之後,我們的確看到,中國政府幾乎陷入了恐慌之中而盡量迴避對中東事件的任何討論。 所以這種趨勢讓人憂心忡忡,也違背中國政府曾經做出的有關承諾。」

捍衛人權高風險

位於香港的「維權網」(Human Rights Defenders)說,中國的活動人士在一個「敵對而危險的環境」中生存。

這個組織指出,根據記錄,繼2010年發生3,544起隨意拘押、118起虐待和36起活動人士失蹤事件之後,中國政府在今年茉莉花風波之後,對活動人士的「關注」更加密切;著名人士被拘押、遭軟禁和被失蹤現象「不寒而慄地提醒人們,捍衛人權在中國是一個高風險職業」。

「維權網」的國際部主任夏雷妮(Renee Xia)對媒體說:「國際社會應該採取更多措施;在這些活動人士舉步維艱地為自由而戰鬥的時候,國際社會應該通過為他們說話和提供資源來不斷地、具體地支持他們。」

中國警察被指「流氓態度」

位於美國的「中國人權」(Human Rights in China)和其它國際人權團體也譴責中國近來的打擊行動和對數名主要異議人士進行「政治化」的指控。

位於巴黎的「無國界記者」組織也譴責中國警察對待外國記者的「流氓態度」。

大赦國際的扎裡費說,隨著經濟發展,民眾提出的一些基本要求似乎讓中國政府神經緊張,包括官員問責、法治、政府對公眾要求的回應等;儘管溫家寶總理呼籲改進政府表現,但是一旦體制外的人表達同樣的觀點,其結果便是政府試圖對他們進行「消音」。

歐巴馬政府因被認為對待中國政府的人權問題過於軟弱而備受批評;美國國務卿希拉里上任時表示,對人權的關注不會「影響」與中國的合作,但是她對待人權問題的態度則趨於更加堅定。

来源:美國之音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