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際網路有史以來受到最嚴密監控」(圖)

發表:2011-04-12 12:3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3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監控無處不在

《德國金融時報》認為,國的網際網路受到有史以來最嚴密的控制,與北非革命和呼籲中國進行茉莉花抗議有關。不管是在藝術界還是在網際網路上,中國政府對待批評者的態度都十分嚴厲。

該報寫道:「艾未未失蹤一週後,政府在闡述逮捕他的理由時,將其定性為逃稅和剽竊。通過這一明顯的例子說明,中國政府對待批評者是如此嚴 厲,不管是在藝術界還是在網際網路。自2月中旬以來,數十名異議人士、人權活動家和著名博客主被逮捕或失蹤;同時,對網際網路的控制越來越廣、越來越嚴,這對 當局來說是輕而易舉的。儘管中國近年來發展成為世界最大的網際網路市場,可是,在這裡壯大的網路公司,必須嚴格遵守北京的規定。來自外國尤其是美國的社交網 在這裡幾乎全被禁止,因此實際上這些網站在中國也沒什麼名氣。」

對網際網路的監控與市場的開放對比強烈

文章認為,「中國對網際網路的監控與對其它市場的開放形成強烈對比,這樣做有利於中國國內網路公司的發展」,「追求純粹商業利益」的外國公司,「不會被共產黨視作威脅,但是那些也想傳播政治、宗教或私人信息的網站就不一樣了。 」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學院教授邱林川(Jack Qiu)對該報說:「有目共睹的是,政府最近明顯地強化對網際網路的監控。通常是在發生重大事件時審查會更嚴,比如人大會議、世博會或奧運會期間。不過,現 在沒有類似重大事件發生,但批評者還是遭到逮捕。……迄今為止,這在中國網際網路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該報推測,「這一波逮捕和審查的背景可能是北非和中東的革命,埃及政權被推翻後,一群匿名的網際網路用戶主要在外國的網上呼籲中國的茉莉花革命。他們 倡議在許多城市的市中心舉行星期日散步活動。不過,此舉主要得到了大批警力和國際媒體的密切關注。近期在中國發生較大規模起義的可能性不大。一位評論媒體 的作者周斌(音譯)說:更嚴格控制網際網路的另一個原因是,中國普遍感到美國想利用網際網路傳播社會運動。」

若想成功必須聽命於審查

文章回顧說:「比如,2月底'玲克丁'網站(Linkedin)出現茉莉花革命的呼籲後,一度被封鎖;本月初德國的'行網'(XING)一再受到干 擾;近日谷歌抱怨其電子郵件服務出現嚴重問題。這家美國搜尋引擎,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屬於為數不多的可以在中國使用、並且成功的西方網際網路公司,其代價是 必須聽命於審查。凡是與達賴喇嘛、被禁止的法輪功團體或者與臺灣獨立相關的內容,不許作為搜索結果出現。但當谷歌公司予以抵制時,就要放棄在中國的運營。 現在谷歌通過在香港的網站進行搜索服務,但仍然受到審查。」

邱林川向該報證實說,「政府對騰訊或微博客網站影響巨大,決定其存亡。如今中國的許多社交網站名存實亡。……審查的倖存者們生存在巨大的陰影中。」

該報引述周斌的話說:「(當局的)規定並不透明,誰要是觸及敏感話題、向中國當局挑戰,結果就會像谷歌一樣。」

来源:德國之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