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民最喜歡網上發言

發表:2011-04-14 23:2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9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一個國際組織最近對全球各國網民在網路上發言的頻率進行了調查,發現中國大陸的網民最為勤奮,有接近一半的人每星期都會在網路上表態發言。

總部在紐約的《世界經濟論壇》最近發布2010-2011全球信息技術報告,發現中國大陸的網民最願意在網路上發言。臺灣中央社報導說,這個報告顯示,對於「是否每天或者每週都會在網路上發言」這個問題,百分之四十七的中國大陸受訪者選擇肯定的答覆,居全球首位。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的,分別是巴西的百分之三十五和印度的百分之三十二。

與此相比,美國和加拿大網民每週網上發言的比例只有百分之十二,而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網民發言的比率更是只有百分之七,全球最低。

報告還引述專家的分析說,網路普及率較低的國家,網民發言的相對比率也較高;而主流媒體的報導覆蓋面廣泛,則是發達國家網民率低的原因之一。

美國喬治梅森大學電子通訊工程教授龔叔佳博士分析說,中國網民願意表態發言,不是主流媒體覆蓋不夠,而是網民不同意這些媒體的觀點。

「它這種主流媒體的價值觀實在是太具有爭議性了。很多人說什麼都是很客氣的。它的價值觀實在是太荒謬了。這種情況下老百姓不平則鳴,所以他肯定是有話要講。這個和是不是跟網路的普及率都沒有絕對的關係。只要有人發言,那是人家有話想說,有話想說的話,所以他要表達自己的觀點。他表達自己的觀點是因為他的這個觀點和主流不太一樣,或者是他的這個觀點是比較獨到的一個觀點,所以他願意表達。」

美國原電子雜誌大參考主編李洪寬,也認同這樣的看法。他認為許多媒體的文章質量不高,文字表達容易引起爭議,確實是網民要說上兩句的主要原因。

「中文的寫作水準普遍低,這個是一個讓讀者看著不滿意,要麼就是和我的理解常識擰著、相反,要麼就是裡面寫得明顯是撒謊。一篇文章出來之後,一篇報導出來之後,會有成千上萬的讀者忍不住去跟兩句。當然大部分的跟帖質量更差。從一個外國人的眼光來看,好像很繁榮,但不管是原作的質量,還是跟帖的質量都比較差。」

不過,李洪寬對世界經濟論壇的這個調查報告結果有所質疑,他認為,其實網路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互動和分享,在這方面美國人在網路上發言表達的頻率也非常之高。

「外國人也一樣愛發言。但是像《紐約時報》或者是《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等等,它的跟帖質量還是蠻高的。很多時候跟帖的質量一看就是作者認真寫的,基本上沒有太多的那種明顯的語法錯誤。你要看中國的跟帖大部分就是一個字,一字貼。‘頂’、‘讚’,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就是湊個數。」

龔叔佳則認為,如果把網路看成是一種意見表達平臺,那麼中國網民發言頻率高,也可以看成是中國民眾更希望對國家和社會的發展表達看法。他認為,在一個不確定和衝突比較多的地區和時代,民眾表達的意願也更為強烈。

「社會特別動盪的時候,那麼每個人都要提出自己的看法,對這個社會有很多東西需要辯論。非常有爭議性的問題大家都喜歡發表自己的看法。如果這個社會它的價值觀一旦確定,而且能夠得到絕大多數人認可的時候,大家就沒有什麼可講的。如果你要看中國文學史或者哲學史的話,就會發現每一次都是發生這種社會大的動盪的時候,像戰國時代、三國時代或者是南北朝時代,一動盪就有很多的人才出來要發表他們的主張,然後相互間來進行辯論。」

他也認為,網際網路的有關管理部門隱瞞、壓制言論表達,官方媒體扭曲事件真相,也都是中國民眾希望更多表達的原因。

世界經濟論壇的報告,還對全球網路競爭力進行了排名,瑞典、新加坡、芬蘭、瑞士和美國排在最有競爭力的前五名,兩岸三地中,臺灣排名第六,香港第十二,中國大陸則排在第三十六名。

来源:自由亞洲電臺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