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記者更容易被當作敵人」(圖)

發表:2011-05-04 00:5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兩名記者在伊拉克Nadschaf

在過去20年裡,全球有2000多名記者和媒體工作者喪生。他們中的大部分是被謀殺的。自1994年以來,5月3日世界新聞自由日這一天,都會提醒人們保護記者對和平與民主是多麼重要。

「衡量一個國家的新聞自由度有兩個重要指標:即被殺害的和被關押的記者數量。」全球保護記者委員會的主席喬爾·西蒙(Joel Simon)如是說。

隨著冷戰結束後新的矛盾衝突的出現,被謀殺的記者數量有所增加。1994年5月3日是第一個世界新聞自由日,自那時起有近800名記者遇難,如果算上那些與記者合作的人員,遇難者人數就上升到2000多人。僅在年頭4個月,就有24名記者和媒體從業人員喪生,幾乎全部是在北非和中東。

亞洲、中東和拉美記者最不安全

來自哥倫比亞的費羅(Maria Salazar Ferro)受保護記者委員會的委託調查每一起記者被殺案。她指出,往往只有知名媒體的記者在國外遇難時,才會引起世界輿論的關注。比如今年4月20日著名攝影記者赫瑟林頓(Tim Hetherington)和洪德羅斯(Chris Hondros)在被圍困的利比亞城市米蘇拉塔被火箭彈擊中身亡的事件。然而,遇難記者中90%都是地方媒體記者。費羅說:「他們中的大多數,至少70%的人被害的原因是有人想封掉批評的聲音,或對他們之前的報導進行報復。」

保護記者委員會對861起記者遇害案進行了實地調查和評估。根據統計,39%的遇害記者曾調查政治議題,34%的記者曾報導戰爭和衝突,21%的人報導了腐敗醜聞,另外,報導犯罪案件和侵犯人權的各佔14%。亞洲、中東和拉美的記者處境尤其危險。過去10年中,全球對記者來說最危險的5個國家是伊拉克、菲律賓、阿爾及利亞、俄羅斯和哥倫比亞。

90%的記者遇害案都沒有得到徹底調查澄清。費羅指出,原因是政府對此漠不關心或官員自己有利益牽連。而其後果是災難性的,因為這會讓更多的記者因害怕而進行自我審查,而沒有自由的媒體民主就無以為繼。

網際網路時代記者更易樹敵

與從前相比,今天的記者更容易被當成敵人。國際新聞安全研究所的主任平德(Rodney Pinder)指出,網際網路的普及加強了這種趨勢。曾長年擔任路透社駐外記者和新聞部主管的平德說:

「過去在衝突情況下記者還是受歡迎的,各方都需要記者來為自己說話。但今天,任何人都可以在網際網路上發表東西,用圖像和聲音宣傳自己。而如果有記者來反駁你,甚至舉出證據,當然是讓人惱火的。但這正是記者的職責,在當今的衝突中我們的敵人不止一個。」

5年前,聯合國安理會在1738號決議中明確呼籲在衝突中保護記者的安全,但這並沒能改變記者的境遇。安理會還沒有為保護記者採取過制裁行動。因此國際新聞安全研究所致力於讓記者受到更專業的培訓,定期接受人身安全訓練,此外不要在缺乏相應裝備的情況下進入有風險的地點。平德還強調,媒體的僱主方也應承擔起責任:

「記者必須能對面臨的風險做出專業的判斷。沒有任何一條報導值得記者冒生命危險。但另一方面,有許多故事必須及時讓公眾知道,這是要記者去冒風險的。殺人凶手是那些政客,而我們記者必須在風險評估和安全措施方面做到絕對專業。」

来源:德國之聲中文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