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中國央行是癥結所在

作者:Lex專欄 發表:2011-05-24 13:1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過去4年來,中國監管者和政策制定者每年夏季都在上海一家高級酒店開會。與往年一樣,今年討論的焦點也集中在如何構建一個更佳「生態系統」。但從發表的講話看,與會者又一次小心翼翼地與「房間裡的大象」——中國央行及其系統性的金融抑制——打交道。

中國央行通過操縱匯率,已使其資產增至4萬億美元左右,幾乎與中國經濟規模(5萬億美元)一樣大。近期,該機構選擇通過上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來限制通脹後果,讓商業銀行僅從準備金得到1.62%的收益(隨著其外國資產的收益率下降,發行沖銷票據這種基於市場的替代方式已變得成本過高)。中國央行的準備金現已升至2.1萬億美元,比美聯儲(Federal Reserve)的準備金餘額高出約三分之一。正如野村證券(Nomura)所指出的,積累這種無法利用的現金,相當於對銀行業徵稅,阻止中國各銀行將自己資產組合中的更大份額配置到收益率更高的投資。更糟糕的是,這是一種遞減稅,會對存款基礎薄弱的小型銀行造成超出比例的傷害。

後果是兩方面的:最需要信貸的人得不到信貸(有關小企業無力支付公用事業賬單的消息越來越多),以及正規銀行體系的非中介化。中國央行剛開始統計其所稱的「社會融資總量」,該數據除了銀行淨新增貸款外,還包括信託貸款、公司債券及股本、以及來自保險公司的融資。這一「快照」似乎顯示,與正規融資相比,非正式融資的增長速度要快得多。

因此,有關金融生態系統的任何有意義的討論,都應該始於中國的外匯政策,並終結於斯。讓我們希望與會者在黃浦江畔觥籌交錯之際,能採取上述做法。

来源:金融時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